乡村振兴背景下北京乡村民宿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北京乡村民宿发展研究
作者: 何艳琳|责编:邢有涛//刘康格
出版社: 中国财富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乡村振兴背景下北京乡村民宿发展研究
ISBN: 9787504776334

作者简介

"何艳琳,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现代服务管理系主任,副教授,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专家,北京市妇联手拉手专家库专家,经常深入京郊农村开展“三农”服务,组织团队开展服务咨询、民宿培训、活动策划及包装设计等活动,助力乡村发展。 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旅游与乡村民宿发展、会展管理等,主持或参与省市、院级课题4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编写教材10余部,主持完成的《旅游管理专业(民俗方向)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获“十一五”期间第三届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内容简介

1.2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民宿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针对目前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 兴旺、农民不富裕的现实实施的国家战略,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战略不 仅为乡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也为乡村发展明 确了战略方针。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 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 见》明确指出,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 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乡 村民宿是对农村闲置住宅和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为 游客提供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综合服务 的旅游新业态。发展乡村民宿,是助力乡村产业、人才 、文化、生态等全面振兴的有效措施。乡村民宿集群, 在乡村旅游区域开发中,开始成为政府和开发商的着力 点。乡村民宿发展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没有乡村的整 体振兴,就没有民宿的持续发展。 1.2.1 满足游客需求新变化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从总量上看,乡村旅游 已经占据我国旅游业的半壁江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游客接待人次20多亿,占全国游客接待人次的;营业总 收入超5700亿元。乡村旅游的近一半快速发展带动了乡 村民宿发展,乡村民宿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重要 的支撑产业之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 及人们对回归乡土生活的渴望,催生了对乡村旅游民宿 的大量需求,乡村民宿成了人们不能远行时的优选落脚 点。乡村民宿所处的地域区位优势、自然生态的乡村环 境、差别于城市生活方式的体验等个性化特质,以及立 足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创新,是其受到人们喜爱的主要原 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日常 生活的一部分,休闲度假日益成为人们的常态化消费形 式,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寻找好的乡村民宿, 将之作为自己休闲度假的住所。目前乡村民宿的发展, 既反映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热点,也反映了游客需求的 新变化,契合了当前休闲度假市场的新诉求。 乡村振兴是重要的国家战略,作者在这一背景下深耕乡村旅游经济,研究北京乡村民宿的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