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方正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33.58
折扣购买: 古徽州官吏勤廉史迹
ISBN: 9787517401018
王俊得 政绩卓著谦称“羊” 王俊得(1386—1437),字大本,明代黟县西递珠 川村人。 王俊得为人温润秀朗,气宇轩昂,识者皆以为必 成大器。 水乐十二年(1414),王俊得中举,参与预修《永 乐大典》,遂与四方名 流交往,学问大进。十三年登进士第,初授南京都察 院,改任福建道监察御史、 山为;道巡按。洪熙元年(1425),巡按云南,治理政 事不宽不猛,妥善处理民 族关系。时云南黔国公沐晟权重一方,于王俊得则十 分敬重。后王俊得巡按浙 东,时有豪强劣绅恃强凌弱,诬陷民众及无辜者,王 俊得为此微服私访,查知 实情,遂予以严惩,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九年任满, 政绩显著,王俊得升任河 南按察副使,奉旨参与赤城治理都督军事,继而升任 广东布政司左布政使。 王俊得以为:“政理之要,体有轻重,叙有先后 ,用有缓急,早作夜思, 汲汲不可暇逸;安民莫先于吏治,其有疏慢必纠正之 ;化民莫急于风俗,其 有薄恶必革易之。”王俊得理政期间,操行端正严明 ,见识谋略宏远,遇事 倾心竭力,岭南十多个郡县政局稳定,百姓得以安居 乐业。 传说,王俊得因政绩卓著,曾被皇帝召见。通常 官民,面对皇帝,谁能 称“王”?故当皇上询及姓氏之时,王俊得灵机一动 ,应口答道:“臣乃姓 ‘羊’,为无头无尾之‘羊’。”皇上一听大笑,称 其聪慧敏捷,无人能及。 时至今日,西递珠川人一直称王俊得为“羊布政”。 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王俊得卒于任所,终年 五十一岁,著有《留芳集》。 孙遇 减免苛税除民忧 孙遇(1404~?),明代山东福山人。正统六年 (1441)至徽州任知府。 孙遇自小聪慧过人,十一岁见官府告示即能诵读 如流,声音洪亮、顿挫 有节。为人谦和慎行,广于学识,过目不忘。素怀远 志,自信“时来高步蟾 宫里,始见龙光射斗牛”。宣德十年(1435)乡试中举 ,正统元年(1436) 人京会试,赐进士出身,授户部主事。 孙遇于户部兢兢业业勤政五年,深得上司赏识。 正统六年(1441),经 英武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大臣杨傅举荐,英宗朱祁镇 召见孙遇,甚为赞赏, 擢升徽州知府。 徽州自古文风昌盛,人才辈出,并因历代为朝廷 贡墨而闻名。明代中叶 徽商‘崛起,更为徽州大地增光添彩。孙遇初至徽州 ,大力扶持徽商发展壮大. 减免诸多赋税,更为贫民提供资助,解除衣食之忧。 孙遇责令各县将官田逐 一丈量成册,盈余官田分予无田可种之贫民,徽州庶 民欢呼雀跃,尊其为“青 天父母官”。 孙遇在徽州任职期间,其父母相继去世,依当朝 官吏制度,孙遇本应回 乡为父为母丁忧各守三年,然属地官吏及百姓却两次 联名恳留“夺情”,两 次均得朝廷恩准。孙遇只得匆匆回乡办完父母丧事, 复又匆匆回至任所处理 公务。 孙遇在徽州府历任二考,政绩卓著,于天顺八年 (1464)擢升为江西右 布政使,成化元年(1465)转为河南布政使。后因李秉 案被诬告为朋党,宪 宗皇帝听信谗言,遂罢孙遇。 孙遇罢官回乡,开设孙氏私塾,亲为子弟授课, 精心培育后代。孙遇共 有四子,其中登进士第者有三,时人无不称羡。 P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