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社会日常生活
作者简介
翟禹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先后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从事元史、蒙古史研究。 主要著作: 《话说元朝》 《少年简读中国史?宋元卷》 …… 参与合著《中国蒙古族服饰》《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明长城卷》《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赵北长城卷》《话说长城?内蒙古篇》《简明内蒙古地方史》等著作,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
内容简介
蒙元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 蒙元时期,蒙古骑兵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率领下 横扫欧亚大陆,建立了地域辽阔的庞大帝国。忽必烈时 期又将中原汉地纳入大一统帝国之内,传统的几条丝绸 之路全部被纳入整个帝国的管理体系,使得东西文化交 流非常活跃,丝绸之路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 蒙古统治者从多年的征战中认识到,要想使这个横 跨欧亚的庞大帝国保持正常运转,交通运输的便捷和信 息传递的快速畅通是必不可少的。成吉思汗时期,“乃 为地方行旅谋安,转诸大道中置卫士”,以保护往来商 贾贸易畅通和财物的安全。公元 1203 年,有阿三等穆 斯林商人,自汪古部处携有羯羊一千、白驼一个, 来额尔古纳河蒙古部易貂鼠、青鼠(皮)。公元 1217 年,来自中亚花剌子模城“有摩诃末臣民三人,皆穆斯 林,运载绢布入蒙古境”,贸易后,待其将返回时“成 吉思汗令其诸王、诸那颜、诸将等各出私货,遣信仆一 两辈,随以往,购易花剌子模珍产”。他组织的商队“ 有约四百五十人,皆穆斯林也”,前往中亚地区为其进 行交易。 蒙元帝国在欧亚草原上设立了大量的驿站,“北方 立站,帖里干、木林、纳怜等一百一十九站”,其目的 是“盖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但在客观上却对古已 有之的草原丝绸之路起到加强联系、促进沟通的重要作 用。四通八达的驿站极大地促进了东西陆路交通的发展 ,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元一代,各路驿站始终处 于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政府对驿站和驿道时时维护, 并提供充足的财力、人力保障,使往来的行人安全得到 保证。正如《元史·兵志》“站赤”条所说:“于是往 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则有供帐,饥则有饮食。”从 中亚、欧洲来到中国的漫长路途上,使者和商人日夜通 行都能够保证安全,这在许多中外游记文献中均有记述 。 蒙元时代草原丝绸之路路线主要有如下几条:以大 都(今北京市)为起点,向北至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 勒盟正蓝旗境内),从上都分出三条道路,一条向东北 至辽阳行省各地;一条向西经过丰州、东胜州,沿黄河 河套折向南至甘肃河西走廊;一条从上都或经亦集乃路 折向北进入漠北戈壁,或自丰州地区向北过汪古部地界 进入漠北戈壁,这两条路均直达岭北行省哈剌和林城, 从哈剌和林城继续向西经过天山以北,通往中亚、西亚 和欧洲。 蒙元帝国的上都和大都,成为各国使者、商队往来 会聚之地,极为繁华。公元 1245 年,罗马教皇英诺森 四世(Innocent Ⅳ)派遣以方济各会修士约翰·普兰 诺·加宾尼(John of Plano Carpini)为首的使团, 出使蒙古汗廷。加宾尼一行人于 1246 年进入钦察草原 ,首先来 到了钦察汗国拔都的营帐,之后穿过钦察草原,从 里海、咸海北面的也的里河(今伏尔加河)、押亦河( 乌拉尔河)流域通过中亚,穿过锡尔河北部、巴尔喀什 蒙古人几乎将亚洲全部联合起来,开辟了洲际的通路,便利了中国和波斯的接触,以及基督教和远东的接触。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北京有了天主教的总教主。……从蒙古人的传播文化这一点说,差不多和罗马人传播文化一样有益。对于世界的贡献,只有好望角的发现和美洲的发现,才能够在这一点上与之比拟…… ——勒内·格鲁塞(法国历史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亚洲史研究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