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4.90
折扣购买: 兵家大智慧/中国经典文化书系
ISBN: 7802220416
(三)将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修养 兵家通过战争实践,认识到了将帅在军队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英 雄者,国之干”,“治国安家,得人也”,并从不同角度确定了将帅应具备 的基本素质和修养的标准。 第一,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孙子兵法》中说:“将者,智、信、仁 、勇、严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诸葛 孔明异传》中提出:“将有五善,四欲。五善者,谓善知敌之形势,善知进 退之道,善知国之虚实,善知天时人事,善知山川险阻。四欲者,谓战欲奇 ,谋欲密,众欲静,心欲一。”“黄石公三略》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良将提出 了“十二能”要求。即:能清、能静、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 人、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制军权。《经武要略》中 强调“为将之道,智勇贵兼全”。从这些论点中可见,兵家把德才兼备、智 勇双全作为将帅最重要的素质。 第二,戒骄戒躁,当先治心。战争实践使兵家认识到骄傲的危害性,他 们再三告诫将帅:“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 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设为必然也。”就是说,不要以军队众多 而轻视敌人,不要以受命艰巨而拼于一死,不要以自身高贵而轻视别人,不 要以个人的看法而违背众人的意见,不要以诡辩为真理。《兵家要领·戒骄 》专门论述了骄兵必败的问题,指出“将骄卒惰”,就会被敌人“玩弄于股 掌之上,堕其陷阱,招至覆亡”。《嘉佑集》中指出:“为将之道,当先治 心。”意思是说,做将帅的条件,应首先锻炼意志。这些论述对于加强将帅 的自身修养,无疑是有益的。 第三,知人善任,各当其分。《经武要略》中论述道:“兵家用人,富 贵随其长短用之。”并具体阐述了五种人不能重用和七种人可用。即:对于 好私交的人、好保守的人、顾虑太多的人、恃勇的人、眼光短而贪的人不能 委以重要的职务;对于精干的人、果断的人、性格沉毅而顽强的人、机智而 善于决断的人、行动迅速的人、性情刚愎的人、口齿伶俐的人可以委以重任 。为什么要知人善任呢?《陈纪》上讲:“善任人者,总其纲则万目张,握 其纪则万目起。虽治众百万,何以劳为?’’就是说,善于用人的人,抓住 主要关键,其他千头万绪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这样,就是管理成千上万的 部队,又有什么劳累的呢?怎样才能做到知人善任呢?《武经总要》上提出: “大将受任,必先料人,识其才力之勇怯,艺能之精粗,所使人各当其分。 ”这些论述,旨在说明要正确地用人,必先知用人的道理。 第四,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是兵家都十分强调 将帅必备的素质之一。《尉缭子》中指出:“故战者,必本乎率身以励众士 ,如心之使四肢也。志不励,则士不死节:士不死节,则众不战。”就是说 ,谈到打仗,主要在乎以自己的表率行为去激励部队,如同大脑指挥四肢一 样。战斗意志不加以激励,军官就不会为胜利而牺牲;军官不为胜利牺牲, 士兵就不会奋勇作战。《诸葛孔明异传》上说:“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 土无不能矣。”《尉缭子》中还论述了在不同情况下的以身作则:“将受令 之日忘其家,张军宿营忘其亲,援袍而鼓忘其身。,,《司马法》中讲得更 具体:“凡战,胜则与众分善;若将复战,则重赏罚。若使不胜,取过在己 ;复战则誓,己居前,无复先术。胜负而反,是谓正则。”意思是说,大凡 作战,胜利了就归功于大家;如果将要再战,就注重赏罚。如果未能取得胜 利,应归过于自己;再战就要宣誓以振奋士气,自己要身先士卒,不再用老 一套。无论是胜利或者失败,都不要违反这个原则,这就是正确的指挥。 P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