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狼逐鹿--蒙宋百年战争史(1179-1279)/一口气读完中国战史

苍狼逐鹿--蒙宋百年战争史(1179-1279)/一口气读完中国战史
作者: 赵恺//郭强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40.00
折扣价: 26.00
折扣购买: 苍狼逐鹿--蒙宋百年战争史(1179-1279)/一口气读完中国战史
ISBN: 9787512644229

作者简介

赵恺,江苏苏州人。经济学学士学位,专好于近代历史,常自诩略有小成。从1999年开始涉足网络小说领域,略有小成。已在古吴轩出版社出版《一言难尽:全元历史现场》等书。郭强,北京人,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长年在出版社从事文史类图书编辑工作,已出版《封面照片的故事》等书。

内容简介

公元1161年,对于经历了漫长金宋拉锯的中原大 地而言还算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头。来之不易的和 平虽然短暂,却已令饱受战乱之苦的苍生黎民沉浸期 间。即便是十余年前女真骑兵蜂拥南征的景象,此时 已宛如隔世。但苟且偷安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们所拥 有的一切,很快便将伴随着时任金帝国君主完颜亮驱 策的百万大军所碾碎。 如平静的湖泊般散布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诸部 ,为何能在11世纪初迅速崛起为一股空前强大的力量 ,至今史学家们似乎仍未能有一个统一答案。但这股 力量在释放之际所造成的破坏,却是有目共睹的。公 元1114年,完颜部酋长阿骨打以女真诸部盟主——“ 都勃极烈”之名,于松花江支流拉林河起兵反辽。此 后仅用了不到八年的时间,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女 真铁骑便吞噬了幅员广袤的辽帝国,令昔日宗主—— 契丹人屈膝成为了自己的奴仆。 金帝国的横空出世,从今天的角度来看绝对是足 以令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的“大事件”。但完颜阿骨 打的族人们却根本不给瞠目结舌的世人以喘息之机。 于公元1125年挥师南下,在短短两个寒暑之间,便将 经济、文化独步亚洲的赵宋皇朝驱逐到淮河、秦岭以 南。这段历史为后世汉族史学家们称为“靖康之耻” 。 面对“人如龙,马如虎,上山如猿,下水如濑” 的女真精兵,长期养尊处优的中原士大夫阶层被吓破 胆。如张邦昌、刘豫等甘当金帝国的政治傀儡者有之 ,如黄潜善、汪伯彦等仓皇南逃者有之。即便是力主 抗金的吕颐浩、张浚等人,也往往由于短于军略而屡 遭败绩。但就在各条战线节节败退的情况之下,王彦 、韩世忠、岳飞、吴玠、吴磷等一大批年轻的职业军 官却逐渐成长为了宋金战场上的中流砥柱。 拥有近百万军队的辽、宋两国,之所以在相对落 后的女真诸部联盟面前表现的不堪一击。除了深层次 的政治原因外,军事制度上的差异也是引发一系列“ 化学反应”的诱因之一。首先在动员体制上。女真联 盟虽然最初采取的仍是“壮者皆兵……凡步骑之仗糗 皆(自)取备焉”的部落形式。但随着完颜阿骨打起兵 攻辽,女真军队随即形成了名为“猛安、谋克”的组 织体系。虽然从部属的数量来看,“猛安”相当于干 夫长,“谋克”相当于百夫长。但随着在反辽战场上 不断的攻城略地,女真诸部联盟迅速将这一单纯的军 事编制,转化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管理制度。 按照《金史·兵志》中的说法,完颜阿骨打以公 元1114年首次确立“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 。后世对这一改革给出的最精准的评价,莫如民国戴 锡章先生所谓的“一如郡县置吏之法”。通过将昔日 部落时代的“猛安、谋克”制度引入占领区,女真联 盟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高速动员系统。在“内收辽、 汉之降卒,外籍部族之健士”的情况下,金帝国的战 争机器以几何倍增的速度迅速膨胀。 特别是在占据富庶的辽西及河北、山西之后,金 帝国更以几近竭泽而渔的形式签发当地汉族壮丁从军 。对于敌方“驱两河人民,列之行阵”的强行动员模 式,赵宋王朝毫无办法,只能指望这种“使远近骚动 ,民家丁男,或尽取无遗”的制度能激发当地汉族百 姓群起抗暴。但女真大军推进的过程中展开了疯狂的 劫掠:“虏骑所至,惟务杀戮生灵,劫掠财物,驱掳 妇人,焚毁屋舍产业”。河北、山西等地的汉族百姓 自发的抵抗在血腥的镇压下被一一扑灭,面对生存的 压力,无数汉族壮丁只能选择为虎作伥,成为“冲冒 矢石,枉遭杀戮”的“剃头签军”。 当然,对于金帝国的统治者而言,大量被裹挟的 契丹、汉族壮丁只能是扩大战果的有益补充和血腥拉 锯的消耗品。在与辽、宋交战的过程中,女真诸部联 盟始终维持着一支颇为精锐的重装骑兵作为撕裂对手 防线的矛尖。公元1140年的顺昌前线,一个名为杨汝 翼的南宋随军文人曾如此记述他所目睹的女真重装骑 兵:“甲兵铁骑,阵列行布,屹若山壁”,而其中最 为精锐的莫过于被南宋军民称为“四太子”的完颜宗 弼的近卫牙军。这支由三干名“皆重铠全装”的骑兵 所组成的部队,据说在金帝国内部被称为“铁浮图” 和“扢叉干户”。 P2-P3 蒙元帝国的崛起秘史,中原大地的霸权更迭,尽在苍狼逐鹿的历史画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