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言实
原售价: 76.00
折扣价: 39.60
折扣购买: 张居正直解孟子(上下)
ISBN: 9787517114208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祖籍湖广江陵(今属湖北)。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的内阁首辅之一。嘉靖二十六年中进士,万历皇帝登基后为首辅。张居正辅政之时,曾任万历皇帝的老师,为其讲解《论语》《孟子》《资治通鉴》等书。其著作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公孙丑上 【原文】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 ,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 子而已矣。” 公孙丑,是孟子的弟子。当路,是官居要地。 公孙丑问孟子说:“先年齐国贤相,桓公时有管 仲,景公时有晏子,都能致君泽民,功业显著,后来 无有能继之者。设使夫子今曰得居要路,而秉齐国之 政,似他这等功业,还可复自期许,克继前人否乎? ”盖战国之世,崇尚伯功,多推尊管、晏,故公孙丑 之言如此。孟子答说:“自古豪杰之士,以道德功业 ,显闻当世者,岂止是管仲、晏子二人。惟二人相齐 有功,故齐国之人,习于闻见,多有称道之者。今子 亦以管仲、晏子为言,子真齐人也,但知有管仲、晏 子而已。岂知圣贤经纶康济之业,光明俊伟,有高出 于管、晏之上者乎?然则子之期待我者亦浅矣。”夫 伯者之佐,非不有高世之才,特其志于功利,而不纯 乎道德,是以见小欲速,规模狭隘,而为圣门之所羞 称如此。故论治者,宜以唐虞三代为法。 【原文】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蹙 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 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 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 张居正直解 曾西,是曾参之孙。蹙然,是不安 的模样。先子指曾参说。畏,是敬畏。艴,是怒色。 孟子又对公孙丑说:“汝但知齐有管仲、晏子,不知 管、晏事功,固圣门弟子所羞称者也。昔者或人问曾 西说:‘圣门有子路者,吾子自度与他孰为高下?’ 曾西蹙然不安说:‘子路在圣门,闻过则喜,见义必 行,学已造乎正大高明之域,乃吾先祖所敬畏而推让 者也,我何敢与之比方乎?’或人又问说‘汝既不敢 比子路,然则自度比管仲孰为高下?’曾西艴然不悦 说:‘你何乃比我于管仲?凡人出而用世,有做不成 功业的,多因得君不专,行政不久。管仲辅相桓公, 桓公委心信任,君臣之间,志同意合,其得君那等样 专;独*国柄四十余年,大小政务,都出其手,其行 政那等样久。若是大有抱负的,乘此机会,便须有大 功业做将出来。今考其功业,不过九合诸侯,假仁义 以成霸功而已。其功烈则那等卑陋,而无足观也。管 仲之为人如此,固我之所深鄙者.尔何乃比我于此人 乎?”’盖有圣贤之学术,斯有帝王之事功,管仲识 量褊浅,不知有圣贤大学之道,故其功业所就,止于 如此,所以曾西鄙之而不为也。 【原文】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 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张居正直解 以,是赞成的意思。霸,是诸侯之 长。反手,是转手。孟子又答公孙丑说:“观曾西与 或人问答之言,则管仲之功烈,乃曾西之所不屑为者 也。曾西既所不为,而子乃为我愿之,岂以我为不及 曾西乎?其待我亦浅矣。”公孙丑犹未之达也,复辩 之说:“管仲相桓公,尊周攘夷,以为盟主,而诸侯 皆奉其命,是能致其主以为霸于天下也。晏子相景公 ,布德缓刑,以修内治,而一时盛称其贤是能致其主 以显名于当世也。二子之功烈,卓然如是,而夫子犹 以为不足为,不知*何以加于此乎?”孟子答说:“ 管仲辅君以霸,晏子辅君以显,虽亦有功于齐,然未 能致主于王道也。如使我当路于齐,而得君行道,则 将使天下之民举安,而以齐王于天下,如转手之无难 矣。岂特以其君霸、以其君显而已哉。此吾之所以卑 管、晏而不为也。’ 【原文】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 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 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曰:“文 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 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 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 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 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 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 以难也。”P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