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文化发展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51.00
折扣购买: 人生的枷锁
ISBN: 9787514229417
毛姆(1874—1965),英国小说家、剧作家,20世纪英国最知名的作家之一。出生于巴黎,父母早亡,少年时由伯父接回英国抚养。1892年—1897年在伦敦学医。189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由此弃医从文。1902年转向戏剧创作,1908年伦敦舞台同时公演其四部剧作,轰动一时。1915年出版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1919年出版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另有长篇小说《刀锋》《卡塔林纳》和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等,一生著述甚丰。曾多次去往世界各地漫游。1920年到中国,随后写了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并以中国为背景创作出一部长篇小说《面纱》。
第一章 弥留 清晨来临,天色依然低沉。彻骨的寒冷中,风吹着乌云压了下来,看来又将是一个雪天。卧室中,一个孩子正在睡着。女仆走进卧室,把窗帘打开。窗子对面是一幢灰泥房子,房子的正门有一片柱廊。女仆透过窗子随意瞥了外面一眼,接着,走到孩子的床边。 “菲利普,该起床了。”她轻唤。 孩子尚在睡梦中,并未完全清醒。她把他从被窝中抱出来,走下楼去。 她说:“你妈妈在叫你呢。” 她走进楼下的一间卧室,抱着孩子来到床前。孩子的母亲正躺在床上,她伸手将孩子接过,搂在了身边。孩子不知自己为何会在这时被叫醒,但他什么都没问。母亲一边用纤细的手隔着白法兰绒睡衣抚摩孩子,一边亲吻着他的眼睛。她将孩子紧紧搂住。 “亲爱的,还没睡够吗?”她问。 她轻柔的声音似乎来自远方。孩子惬意地笑笑,没有说话。这张大床如此温暖,环绕着自己的双臂也是那样地温柔,他内心充满了无法言说的快乐。孩子将自己缩成一团,紧紧依偎在母亲怀里。他迷迷糊糊地给了母亲一个吻。随后,他很快又闭上眼,进入了梦乡。 这时,医生走到了床前。 “求你,请让他再留一会吧。”母亲语含悲戚。 医生没有吭声,表情十分严肃。母亲知道,医生是不会允许孩子在这里待太长时间的。她再次亲吻了孩子。然后,她由上至下抚摸着孩子的身体,捏了捏孩子右脚的五个小脚趾后,她将手移到了他的左脚上,接着,她哽咽了一下。 “是累了吗?”医生问道。 她摇着头说不出话来,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我来抱他吧。”医生弯下了腰。 她心里难受至极,没力气反对医生的建议,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将孩子抱走。 “还是把他送回自己的卧室吧。”医生将孩子交到保姆手上。 “知道了,先生。” 孩子仍在熟睡,又被从母亲身边抱走。母亲的心犹如被剑刺中,她忍不住小声哭泣起来:“噢,真不知道将来会有怎样的命运等着我那可怜的孩子。” 为了使产妇平静下来,始终在一旁照顾的看护对她好言相劝,最后,她停止了哭泣,是因为已经精疲力竭。 房间的另一侧,一具用毛巾盖着的婴儿遗体被安放在桌子上。医生过去掀开毛巾看了一眼。虽然隔着屏风,但躺在床上的产妇依然猜到了他正在做的事。 她小声问看护:“是男孩还是女孩?” “男孩。” 产妇听了不再说话。 过了一小会儿,保姆回到了产妇床前,对她说:“菲利普少爷睡得很熟。” 产妇没有回应。医生再次诊了诊脉,说道:“这会儿应该用不着我了,我早饭后再过来吧。” “我送您。”保姆说。 下楼梯时,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一直走到门厅,医生才停下来问道:“你们是不是已经派人请菲利普的伯父过来了?” “是。” “那他何时能赶到?” “这要等电报来了才能知道,先生。” “孩子怎么办?我认为他不适合留在这。” “是的,先生,沃特金小姐说过会照顾他。” “那位沃特金小姐又是什么人呢?” “是菲利普少爷的教母,先生。请问,您觉得凯里太太会好起来吗?” 医生摇了摇头。 第二章 回家 一周后。菲利普正坐在位于翁斯洛花园街上的沃特金小姐公馆的地板上玩耍。他是独子,对一个人玩耍这件事早已习惯。客厅的家具看起来都很厚重,所有的安乐椅和长沙发上不是摆着厚实的椅垫,就是堆着同样厚的大靠垫。菲利普费尽心思将所有软垫集中起来,跟几张较容易搬动的、轻巧的镀金雕花靠背椅一起,搭成了一个洞穴。为了躲避隐藏在帷幔后的印第安人,他把自己藏在了这里。菲利普趴在地板上,用耳朵紧贴着地面,聆听着草原上奔驰的野牛群发出的声响。过了一会儿,一阵开门声响了起来,他立刻屏住呼吸,以防被人察觉。然而,靠背椅突然被人拉开,那些软垫也全都掉在了地上。 “你这个小捣蛋,不怕沃特金小姐生气吗?” “啊,埃玛!你好吗?”他向来人问候。 保姆埃玛低头亲吻了他一下,接着把软垫一只只拍干净,放回了原来的位置。 孩子问道:“我是要回家了吗?” “没错,我就是来接你的。” “你还穿了新裙子啊。” 那是在1885年。埃玛穿着一件窄袖子的削肩裙袍,裙子是黑天鹅绒材质的,上面镶着三条宽宽的荷叶形花边,里层的腰部位置衬着裙撑。她的头上是一顶黑色的无边帽子,帽子上有一条跟裙子同样材质的装饰带。她看上去有些犹豫。 按照她的想法,只要一见到她,那孩子一定会第一时间问出那句话,可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什么都没问。如此一来,她也无法说出自己早已准备好的答案了。 没办法,她只能自己把话说出来:“你不想知道你妈妈的身体怎么样了吗?” “啊!我忘了问,她还好吗?” 埃玛很肯定地回答:“是的,她很好,也很快乐。” “啊!那太好啦!” “可你再也无法见到她了,她走了。” “为什么?”菲利普没能理解这话的含义。 “因为她去了天堂。”话音未落,埃玛已经忍不住大哭起来。 虽然不知这是为什么,但菲利普也跟她一起号哭起来。 埃玛是德文郡人,有着一头金色的头发和一副粗眉大眼的面孔。她身材高大,骨架偏宽。虽然这么多年都在伦敦做帮佣,但她还是说着一口家乡话。她的这场痛哭完全是出于真心。她怜悯这个可怜的孩子:这孩子在这世上唯一的、无私的爱已经被剥夺了。很快,自己就要眼睁睁看着他被送到陌生人的手中。一想到这,她就觉得心寒,于是,便越发难以控制住自己。 又过了一小会儿,她终于慢慢恢复平静。 她对菲利普说:“你的威廉伯父来了,正在家等你,快去跟沃特金小姐道个别。” 那孩子本能地不想给人看到自己哭鼻子的样子,因此对埃玛说:“我不想去。” “既然这样,那你就去楼上把你的帽子拿下来吧。” 菲利普把帽子拿下来时,埃玛正在门厅候着。餐厅后的书房里传来说话的声音。菲利普知道这是沃特金小姐和她的姐姐正在跟朋友聊天。已经九岁的他仿佛意识到,若是自己此时进去,可能会惹得她们伤心。 “我觉得我应该去向沃特金小姐辞行。”他说。 埃玛说:“我也这么想。” “你去帮我通报一下吧。”他要求。他想好好利用一下这次机会。 埃玛敲门进屋,声音从门里传了出来:“沃特金小姐,菲利普少爷来向您辞行。” 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菲利普跛着脚进了书房。 亨丽埃塔·沃特金脸色红润,身材结实,顶着一头染过色的头发。在当时的年代,染发是一件容易惹人非议的事。她最初将头发染色时,菲利普就在家里听到不少人议论过自己的教母。沃特金小姐的姐姐跟她一起住在这里,这位开朗淡泊的姐姐有着在妹妹家养老的打算。 书房中的两位来做客的太太菲利普都不认识,此时,她们正好奇地看着他。 沃特金小姐向他伸出了双臂,眼泪涌出了眼眶:“可怜的孩子啊!” 直到此时,菲利普才明白她今天为什么穿了一身黑色的衣服,还有,她刚刚为什么没有在家用午餐。 沃特金小姐哽咽着,再也说不出其他的话来。 菲利普离开了沃特金小姐的怀抱,最后对她说:“我要回去了。” 沃特金小姐再一次亲吻了这孩子。 随后,菲利普又向沃特金小姐的姐姐辞了行。 两位客人中的一位提出想亲吻一下菲利普,他故作正经地同意了。他虽然无法停止哭泣,可一想到这种伤感的场面是由自己引起的,他就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他其实是很愿意让她们再好好对着自己发泄一下的,可他隐约感到,她们应该很想让他早点离开。因此,他借口说埃玛在等他,转身离开了书房。埃玛此时正在地下室跟她的朋友闲聊,于是,菲利普只好待在楼梯平台那等着她。 他听到了沃特金小姐的声音:“我和他母亲是挚友,我实在无法接受她就这么离我而去。” 随后她姐姐的声音传来:“亨丽埃塔,你根本不该去葬礼,你知道,那只会让你更难过。” 一位客人紧接着说道:“想想那可怜的孩子以后就要孤苦伶仃地在这世上生活,真是让人心惊。我看他的脚还有些跛呢!” 的一只脚天生畸形,他母亲生前没少为了此事伤心呢。” 一会儿,埃玛回来了。 她把目的地跟车夫交代了一下以后,就带着菲利普坐上了雇来的马车。是啊,他的一只脚天生畸形,他母亲生前没少为了此事伤心呢。” 一会儿,埃玛回来了。 她把目的地跟车夫交代了一下以后,就带着菲利普坐上了雇来的马车。 《人生的枷锁》固然是一部可读性较强的特定年代的成长小说、青春小说,但其实也可以算作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