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顶尖名校生这样读大学

美国顶尖名校生这样读大学
作者: (美)约翰·巴德尔|译者:蒋瑾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4.54
折扣购买: 美国顶尖名校生这样读大学
ISBN: 9787532771011

作者简介

约翰?巴德尔(John B. Bader):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务处副处长,他在耶鲁大学取得历史学学士学位,并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取得政治学硕士与博士学位。 截至目前为止,巴德尔已辅导过数百名美国名校的大学新鲜人,并引导当中逾百名学生获颁知名的“马歇尔”、“杜鲁门”等顶级奖学金。

内容简介

☆大学里没有老师!大学教授不是老师,虽然这 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却是事实!教授们不只是上课, 他们还承担了众多科研任务,为大学服务,参加全国 性的学术会议等等,所以,就算他们在课堂里授课, 但他可能并不认为自己是“老师”。他们可能不清楚 他们对你的要求是什么,你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他们 见面去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但是你不必非得孤孤单单 的学习。你还有同学、学导、教学助理和你的教授。 但学习是你自己的工作,不像过去,在高中时代,老 师会指引你学习的方向,给你提供很多建议。 ☆教授不认识你。大部分大一新生会选修一些以 讲座为主要形式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的选修者可能 很多,有时甚至会超过一千名学生。即使这类课程的 选修人数只有三十人,教授们也没有办法(也许他们 压根没有意愿)来认识你,知道你的名字或你的需求 。这种“不存在感”或许会令你非常震惊,因为你在 高中每天和老师见面,他们对你了如指掌。如果你在 高中是个出类拔萃的学生,那你很有可能是老师最爱 的学生。但现在,没有一个教授会认识你。从某种程 度而言,这是你在第一年所必须面对的事实。当然, 这也取决于你选修什么样的课程。你并非一定只选择 那些讲座式的课程,也可以搭配一些讨论课或语言课 程。通常,写作课的规模很小,一些小的科系所开设 课程的规模也比较小,比如古典文学系、地球科学或 哲学系。你可以通过提问或工作时间去拜访从而认识 这些教授。所以如果你不喜欢被无视,那么你就采取 一些行动。 ☆讲座式课程在大学非常普遍,在课堂上该做什 么?假设你选修了一些我之前提到的大规模的讲座式 课程,除了他们规模较大,以及你不被认识之外,这 些课程可能是非常有趣,令人愉悦和刺激的。这种课 程和你在高中上的课程完全不一样。在讲座式课程的 课堂上,你可以看到大学中一个非常典型的现象:台 上教授讲课,台下一堆学生奋笔疾书、字迹潦草地做 笔记。当你面对那些很重要但你又不熟悉的课程时, 像是讲座,你必须尽量避免跟随他人脚步。因为首先 你不确定其他学生在笔记中到底记了什么。其次,对 于你说听到的和你想要记住的东西,你必须要进行策 略性的选择。这意味着你需要与教授所讲授的课程进 行深层次的对话:这种观点有道理吗?这些内容和所 要求阅读的文献之间有关系吗?为什么这看上去很重 要?第三,那就是你应该记下那些不懂之处,并且一 定要在教授的工作时间去请教他们。教授们喜欢你带 着明确的问题去找他们。 ☆我有很多自己的时间,不是吗?并非如此,但 你的确会有这种感觉。我们来算算看吧,在高中,你 每天要上六到七小时的课,一周五天都是如此。然后 每天晚上你要再花两个小时做功课。加起来大概四十 二小时,其中大约百分之七十的时间都在学校。到了 大学,你一周大概要上十五小时的课程,课外你大约 则要花三十个小时的时间学习。所以你有超过百分之 六十的时间都是没有人监督的,通常你都待在图书馆 。也就是说上大学后,你在监督下进行学习的时间和 你自主学习的时间刚好是颠倒的。尽管三十个小时看 上去很多,但如果不善加利用,时间便会很快溜走。 你不仅要抗拒电视的诱惑,远离脸书(facebook), 有时还得关闭手机。你必须要在阅读、写作、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与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你 得做些尝试,才能明确自己何时何地最有效率,并学 会独立分析处理资料。 ☆爸妈不在身边!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点不同 是最棒的!没有人再会催你做作业,逼你准时上床睡 觉,或者叮咛你照顾好身体。真的,你没有猜错,的 确不会再有人这么做。但是,你读不读书,是不是做 好准备考试,或者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没法学习,不 爱惜身体,这全部取决于自己!当然,另一方面这也 意味着在教育这个问题上,你开始有完全的自主权。 最棒的是你可以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别 人期望你去学习的内容。 ☆什么是社会学?在这个过渡期中最重要的目标 之一,就是要广泛涉猎学校提供的各种学术资源。就 算是再顶尖的预科学校(prep school),也不可能 像大部分大学一样有各种学科的课程。在高中,可能 没有老师会教社会学或人类学这类课。但如果你只是 因为缺少接触的机会而不去了解它们,这将会是你的 一大损失。你本来可以成为一名快乐而优秀的人类学 系的学生,但因为你不知道何为人类学,所以也懒得 了解它。因此踏入大学校园后,有件很重要事,就是 去学习那些你不熟悉的领域和学科,或许可以通过学 校的开放日(open houses)去了解它们。也许你会 发现一些之前从来不知道的学科。 ☆大学是个很大的地方!尽管你就读的高中可能 比你的大学要大,但你即将去就读的学院或大学更有 可能(比高中)大得多。它可能有好几个校区,包括 专业的学院(如法学院),研究中心和大型图书馆。 你的高中或许有几千册藏书,但耶鲁大学的斯特林图 书馆(sterling library)则有一千三百万册藏书。 在这里你很容易迷路,甚至感到害怕,所以要懂得聚 焦。从关注你的室友、讲师、导师、课堂上的同学以 及你的指定作业开始,一旦你对周遭的事务驾轻就熟 之后,就可以拓展自己的活动范围了。 ☆这些人都是谁?到了更大的地方,就要调整适 应和周围不同类型的人相处。记住这里不仅只有你这 一类的学生。尽管传统的学院里只有大学生,但大学 里会有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学生以及一批在职生 。教职人数也很多,且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差异很大 。所以你应该了解和融入其中,并从差异中学习。 ☆不能被动适应,你得主动融入新环境。如果你 是那种能够进入好大学的学生,这一般意味着你在高 中阶段的课外生活非常忙碌:你可能要参加乐团、管 弦乐团、剧社、环保社团、社区服务、校足球队等等 各种活动。现在,你可能更倾向于减少自己参加这一 类活动的频率,将重心转移到适应大学生活。这是错 误的,大学很大,人很多,但你想要从中获得丰富的 体验,唯一方式就是积极主动的融入大学生活。参加 几个社团,帮校报撰写文章,加入校内的活动队;或 参加合唱队,这都有助于你认识新朋友、学习新技巧 、接触新观念。不要过度投入,也不要找借口说不行 ,尽可能去尝试!(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