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颜色的研究(修订版)

中国画颜色的研究(修订版)
作者: 于非闇|整理:刘乐园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中国画颜色的研究(修订版)
ISBN: 978755021957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中国人使用墨作为书画的物质材料起源很早。长沙 出土的晚周帛画是不是用墨画的姑且不谈,其他如敦煌 一带出土的墨书汉代简札(见《流沙坠简》),吐鲁番 附近出土的“木乃伊”被服白绸上的墨书东汉初年年号 ,晋唐以来各家的墨迹等都是研究这个问题最好的例证 。 中国墨具有以下特点:一,无论所用书画毛笔的笔 毛是软是硬,墨都不会 影响运笔的灵活,不粘、不涩 、不滞;二,经过若干年,对于木、绸、纸、绢等物质 不产生腐蚀作用;三,墨色经久不消褪、不变化;四, 遇日光或热,仍保持黑色;五,在纸或绢上,即使是画 得细如游丝,再经水染,也不动摇,不渗晕,有强韧的 凝集附着力量。 《汉官仪》上说,“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隃 麋大墨一枚,小墨一枚。” 隃麋是地名,在今陕西汧 阳县东,是汉代松烟及墨的产地。东汉许慎《说文》上 说:“黑,火所熏之色也。”“墨,书墨也。从黑,从 土。” 墨者黑也,松烟所成土也。汉末三国皇象论草 书时说墨“多胶绀黝”。根据这些古文献的记载可以知 道,在公元前二世纪甚至更早,在隃麋这个地方,已经 用松烟制出了大块、小块的墨。许慎只说到制墨所用的 烟炱,皇象则明言制出块状墨锭的关键是“多胶”(向 烟炱中加入足量的胶)。东魏( 六世纪)贾思勰《齐 民要术》里,叙述了制墨的方法。这是记述劳动人民如 何造墨的最早的文献。书上说:“好醇烟捣讫,以细绢 筛于碙(缸)内,筛去草莽,若细沙、尘埃。此物至轻 微,不宜露筛,喜失飞去,不可不慎。墨一斤,以好胶 五两浸梣皮汁中。梣,江南樊鸡木皮也。其皮入水绿色 ,解胶,又益墨色。可以下鸡子白,去黄,五颗。以真 珠一两,麝香一两,别治细筛,都合调。下铁臼中,宁 刚不宜泽。捣三万杵,杵多益善。合墨不得过二月、九 月,温时败臭,寒则难干……”由这一段记述可以看出 ,制造墨的过程非常复杂。到了唐代,制墨的辅料有了 变化。唐代使用的是梣木皮、皂角、胆矾、马鞭草、醋 、石榴皮水、犀角粉、藤黄、巴豆。宋代不仅使用松烟 ,还使用油烟制墨。宋代所用的辅料,在唐代配方基础 上又加入了生漆、牛角胎、猪胆、鲤鱼胆、白檀、丁香 、龙脑、地榆、五倍子、黄连、紫草、茜根、黑豆、苏 木、胡桃、乌头、牡丹皮、柂子仁、青黛、朱砂等。元 明制墨的烟炱,则着重用油烟,除桐油外,还有用清油 、麻油、猪油烧制的。又有用败漆烧烟的叫漆烟。元明 的制墨辅料,文字无载,我们只知明程君房制墨将其减 为十五六种。 烟炱也有好坏。无论松烟、油烟、漆烟,凡烟炱都 是用窑烧成的。烧制烟炱,靠近火的叫“身烟”,属下 品;在窑中间的叫“项烟”,属中品;距离火最远,在 四边,在窑顶上的叫“上烟”、“头烟”或“顶烟”, 是上好的醇烟,属上品。现在我们买墨时,在墨块上可 以看到,有的写“松烟”,有的写“漆烟”,这是烟炱 原料的区别。有的写“顶上”或“顶烟”,有的写“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