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西科技
原售价: 467.50
折扣价: 271.20
折扣购买: 梁冬说庄子(7种共9册)
ISBN: 9787218134208
梁冬,正安康健创始人、正安自在睡觉创始人、冬吴文化创始人。 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中医大家李可先生,同时也是中医大师郭生白先生的入室弟子。 《生命?觉者》系列纪录片出品人及访谈人。电台节目《冬吴相对论》、《梁注庄子》、《睡睡平安》,电视节目《国学堂》出品人及主讲人。 出版图书《梁冬说庄子》系列、《处处见生机》、《唐太宗的枕边书——梁言群书治要》、《欢喜》、《无畏》、《黄帝内经》系列、《相信中国》等。
★人生最大的欢喜叫逍遥 《庄子》内篇的第一篇是《逍遥游》,里面有很多意味深长的有趣故事: 有的故事讲,有一条鱼,某天变成一只很大的鸟飞走了;有的故事讲,太浅的水,载不动一条大船;有些故事的内容则是跟自由有关,比如,一只小鸟嘲笑一只大鸟:“我很自由,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而您飞得还挺痛苦的……”——还有人困惑于该怎么样去获得自由;又有的故事讲到,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居然不要,说这事儿阻碍了他的快乐;还有的故事讲到,一棵老树,没什么用,但正是因为没什么用,因此逃过了被人锯掉的命运,获得了生命的自在…… 在这些故事中间还穿插了很多小故事。每次我读的时候,都感觉自己去了趟北兵马司剧场,就好像一名观众,看见舞台上的一盏灯腾地点燃了,接着就出现一段小故事,一个小情景;演完了之后,灯光变暗,舞台右侧腾地又燃起一盏灯,又有一段小对话、小故事出现了;接着,灯光又变暗,舞台中间的灯又亮了,过了一会儿舞台后面的灯又亮了……其间,报幕员偶尔穿插一下;有些时候,也看不到有人。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似乎故事与故事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但又好像有些什么关联。 庄子到底想说什么呢?小梁觉得其实他就是不想把答案告诉你,因为他知道这话吧,一说出来,他就死了。庄子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活口”。你可以在里面挖一小勺蜜,兑点儿开水冲成蜂蜜水;或者抹在面包片上,变成三明治;或者把它做成药(蜜丸)给吃了——《庄子》就像是这样一种“蜜”,随你怎么使用发挥。 郭象对《逍遥游》的注解挺有意思的。我们都知道,郭象注解的《庄子》是历史上最被天下人叫好的。他说:“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 读罢,我醉醉然。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获得逍遥是一种有意思的人生境界。 对此,我有一个疑惑,郭象为什么不说“自由”,而说“逍遥”呢?大家可以想想,“自由”和“逍遥”的差别就像“哇,这个地方太漂亮了”和“哇,太牛了,海天一色哦”。我们看,郭象这句话说的每个字都有很细的况味在其中。 ★“小财靠机遇,中财靠能力,大财靠品格” 我觉得,古时候的人能够去很远的地方,他们可能比我们想象的厉害。我甚至觉得,在七八千年前,已经有古人坐着皮划艇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从《山海经》中你就会发现,古人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生活在一个很窄很小的范围内,总有一些很勇敢的人去了很远的地方。 他们是怎么去的呢? 一只鸟升空而起,要飞往南方。在飞的过程中,它真的只是依靠自己翅膀的扑腾到达的吗?那得花费多大的功夫啊! 这时,你会发现庄子用了一个词叫“海运”,冯学成老师对“海运”这个词语解释得非常精妙,他说:“‘海运’,其实就是那种洋流,或者气流。”你看那些玩滑翔机的人,他们其实是被空中的气流吹着走。有时气流是打转的,这时,你就会看到他们像鹰一样,在天上不停地旋转。 天空中有气流,海洋中就有洋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电影《海底总动员》,主人公小丑鱼尼莫要从大洋的这端到大洋的另一端。对于一条鱼来说,怎么可能游那么远?但实际上,它只需要在洋流里随着洋流游就行了,这就叫运。 这只鸟要往南飞,就要借助空气的动力。当时,可能气流本身就是从北往南的,也可能是由于气压差(我们都知道,气体会从高压的地方流向低压的地方,在地球表面就会有这样一个气流的方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与时间做朋友,要与趋势做朋友。在股票从2000点涨到6000点的时候,只要你的方向正确,买蓝筹股,甚至买指数基金都能赚钱。那不是因为你操作得有多好,而是因为大盘在涨,这就叫趋势。 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努力是一方面,借势是另外一方面。稻盛和夫先生曾经说过:“小财靠机遇,中财靠能力,大财靠品格。”品格是什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品格就是能看清趋势的一种能力。我们说这个人很有品格,那么他肯定是利他的。因为所有人都对那种倾向于利他的人给予更多的支持。众志成城,大家都祝福你、帮助你的时候,你想不成功都不可能。 在互联网大潮来临的时候,如果你投身进去,比如给刚刚创立的阿里巴巴公司投一份简历,可能你很顺利地就能成为它的员工。 我有一些朋友,他们在十几年前以不到一万元的单价买了北京二环以内的房子。那几年就是阶层划分的重要年份,当时买了房子的人,这几年都赚了不少钱;当时没买房子的人,这几年再想买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但是,说不定过几年又是阶层划分的重要年份。也许到那时,你已经把多余的房子卖了,你就会感到庆幸;而如果你没有来得及卖,那就惨了……决定这些重要事情发生的那个东西就叫运。 所以,庄子在讲这么大体量的鸟能从这儿到那儿产生位移,已经不是鸟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是借势的结果。 所以,造势的人,不如借势的人,因为那才是大趋势。 ★有钱的买奥迪,没钱的买奥拓——生活要“相对论”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这段讲的是,楚国的南边有一只灵龟,它的寿命很长,五百年的光阴对它来说只是一个季节;据说在上古时期,还有一棵很大的椿树,八千年对它来说也只不过是一个季节而已。而彭祖这样的人,传说他活了八百岁,居然被大家认为是高寿,大家还都争着抢着和他相比,岂不是很可悲? 有人认为“冥灵”指的是一种老树,但南老在《庄子諵譁》里说,“冥灵”是一种寿命很长的大乌龟,“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每当读到这一段,我都会默默地看一看小区里的一块石头。如果是从天然石材里开采出来的话,那么普通居民小区的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应该有几千万年,至少也有几万年的形成历史吧。每天,我走在小区的路上思考公司的百年大计时,都觉得很羞愧——那块经过几千万年才形成的石头,也只不过被随手扔在普通居民小区的路边,那么我们所谓的百年基业,又如何呢? 庄子用两段不同的场景,跟我们分享了一种“破我执”的心法——他想要“破”的是我们对时间观念的执着。当我们打算做百年企业的时候,面对那些想要迅速把公司做大然后卖掉的人,似乎有一种隐隐的骄傲。但是,正如把我们的存在时间和小区里的普通石头相比一样,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们觉得一个东西大,是因为没有用更大的和它相比;我们觉得一个东西小,也是因为没有用更小的东西与它对比。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所谓长短,只不过是我们内心下意识的惯性而已。引申开来,所谓好、坏,穷、富,快乐和不快乐,也是相比较而言的。 换言之,庄子用洋洋洒洒的几百字,向我们传递出一个有趣的提醒——破掉关于好坏的执着吧,那只不过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什么东西是肯定的,一切都是不一定的。这是庄子分享给我们的逍遥心法。 有钱的买奥迪,没钱的买奥拓,人生的逍遥亦复如是。 ★如何拥有把不好的事情都转换为好事情的心智模式 好和坏,真的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松下幸之助说,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原本家里面的十个人(父母和八个兄弟姐妹)在两三年之内相继去世,最后只剩他自己。从这种极度的绝望当中转换出来后,他就认为自己真的很难死掉。于是,他就努力地工作,身体反而越来越好,并创建了松下这样的企业,还一直活到九十四岁。 这种把不好的事情都转换为好事情的心智模式,其实是一种艺术。用庄子的话来说,世界没有好、没有坏,都是相对而言的。 在庄子的世界里,好坏只不过是人们心智模式的一个判断。如果你发现自己不能超脱好坏的迷失,还是会为好事情而高兴、为坏事情而伤心,你又知道好坏是可以通过自己世界观的改变而改变的话,把一切坏事都朝好的方向去想,就变成一种在艰难的人生当中,值得拥有的心智模型——你是不是觉得这有点儿“阿Q精神”? 我们可能对阿Q有点儿误解。在那样一个时代,鲁迅先生把这样的心智模式批判为“阿Q精神”。但是,放在更高的宇宙世界来看,如果我们没有一点儿把坏事看成好事的能力,甚至当你看到坏的一面而把事情看得真的很坏的话,不是活得很悲催吗? ★如何用最小的代价解决人生难题 在生活当中,你正在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到底应该创业还是坚持工作?要不要跳槽?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离婚?孩子成绩不够好,陷入复杂的人事纠纷,亲戚朋友遇上麻烦,自己的身体出现状况……这些都是我们此生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纠结。 当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庖丁的生活艺术就是“视为止,行为迟”。他的目光是静止的,不左顾右盼,动作慢下来。 “动刀甚微”,指在用刀的时候很轻很轻、很慢很慢,不动就不会受到伤害,或者受到的伤害就比较小。在这个过程当中,等待着契机的转换。 有时候,把刀推到某个地方,推不动了但牛却依然在动;有时候,牛本身并不是自发地去动,但里面的关节微微发生变化,如果非常精妙地找到了那个缝隙的时候,“唰”地又进去了。 此时的牛“然已解”,不知其死也。牛“哗”地一下子被整体解开,就像砌成的乐高玩具突然坍塌成一堆小碎片,摊得满地都是。那个时候,牛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 打个庸俗的比方,真正的高手不会主动追求女孩,他喜欢的女孩就爱上了他。反过来,有些女孩从来不搔首弄姿,但想让谁爱自己,谁就过来爱自己,想让谁走,谁就消失了。 如果你能想着“我想换一台新电脑”,电脑自己就死机了,你就得到了庖丁的真传——我之前的一位同事就是这样。 有一天,他对我说:“我的手机已经用很久了,是不是该换一部手机啊?”结果,他的手机“啪”地就掉到水里了。顿时,他觉得很对不起这部手机,毕竟陪了他那么多年,听了他那么多秘密。于是,他把手机捞了起来。然而,手机确实已经不能再使用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七点十五分,“丁零零”——手机的闹铃声竟然响了起来。 据我的同事描述,当时他就像捧着烈女一样,捧着这部绝不委曲求全,却仍然深明大义的手机。这部手机功成身退,就算不再工作也不会挡着地球转,居然还在第二天早上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把闹铃给闹了,就怕主人睡过了。 在给我讲这部手机的时候,这个同事简直就像描述内心的自己一样。我确实也认同这一点——物似主人型,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手机。 我这位同事还有一辆车,一直以来都是由他来开,偶尔他父亲也会开。有一天,他把这辆车借给朋友开。结果第二天,他自己开车竟然翻车了,莫名其妙地在街上撞上了中间的隔离墩,整辆车“四脚朝天”。万幸的是,我的同事从车里爬出来的时候安然无恙。他说:“这辆车太刚烈了,绝不让人碰它,碰完之后就死给你看。” 这两个故事是真实的,但也可能是偶然的。不过,当我这位同事把这两个故事连在一起讲的时候,我倒也看到了他描述这两个故事时内心的投射。 话说回来,庖丁解牛的时候,把牛解完之后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就像土“哗”地散落在地上。此时,庖丁“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他往旁边看看,不停地致感谢词:“Thank you.Thankyou,ladies and gentlemen,thank you.”顿时,掌声雷动,大家都称赞他真了不起。而庖丁只是稍稍地侧半身,说了一句:“Thank you.” 然后,庄子用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成语“踌躇满志”。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在不经意之间搞定事情之后,别人都不知道,自己也不气喘吁吁,就像之前我们说的“至人无极,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现在,庖丁“善刀而藏之”,很优雅地提着这把刀,擦干净后把它放到刀鞘里。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人世间,所谓解决困难的艺术莫过于此。如何能够用最小的代价,以巧妙的方式解决问题?而那个问题本身,或者制造问题的人,都没有意识到搞定了,这才是真正的养生之大况味也。 如果你觉得很累,你觉得很努力,你觉得头发已斑白,你觉得身心俱疲,连觉都睡不好、梦都做不好的时候,一定要反复诵读以上这一段——“视为止,行为迟,然已解,如土委地”。一直以来都被称为道家解决问题之无上心法,你难道不觉得极其优美吗? 南老说过:“文学上有一句话描写一个人生,由最绚烂而归于最平淡,由最高明而归于最平凡,那样才是成就。这样的成就就是养生之主。” ★任何世道都很艰难,人心都很叵测 任何世道都很艰难,人心都很叵测,自有其险恶的一面,在承认这种无常的前提下,我们如何来训练并建构自己的心智模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我们可以先做一个训练,把自己内心特别不喜欢的人的名字列出来,然后扪心自问:“他们真的有那么讨厌吗?”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在心里都有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人、妒忌的人和羡慕的人。然后,你还会发现,为什么自己在内心里觉得如果还有一些人活得不那么好或者他们的身上突然出问题的时候,会隐隐地产生连自己都不好意思承认的小幸福感? 你不需要告诉任何人上述想法,只需要问自己是否承认。如果你承认自己有一些阴暗的心理,那么别人为什么不能有? 你再扪心自问第二个问题:“自己还算是个好人吗?” 于是,这两个问题就形成很有趣的逻辑,大部分人觉得自己是好人而“横行于世”的时候,为什么都觉得自己屡屡受挫?因为我们对自己不诚实,我们有意无意活在了自我的暗示中——“我还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人”“我是个好人”。 认为自己“我还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人”“我是个好人”,这其实是我慢。但是,关起门来想一想,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有很多阴暗的心理,甚至还有很多对自己的不满,只是我们不愿意去讨论、不愿意去面对、不愿意去思考、不愿意去承认。 所以,生活中大部分问题的本质都是对自己“我是个好人,但我很多时候也不是好人”这个矛盾心理的不接受。 一个不愿意承认自己存在我慢的人,后果一定是比。而一旦开始接受“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时,你就能够瞬间理解别人也是这样的,心里就好受多了,慢慢也就活得比较海阔天空。 做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不甘心仅仅做个好人。他很想获得那些“坏人”得到的东西,但他又不能接受自己用坏人的方法获得这一切。然后,一旦别人用这个方法对他,他又心生不解,甚至怨恨。 从表面上看是好坏的问题,其实是能力的问题。本质上,所有哭泣、悲伤、愤怒或者其他简单的情绪表达,都是对自己能力不足的遗憾和怨恨,对自己无能的痛苦,但又不能表现出来自己无能,也不能告诉别人自己无能,这几种情绪往往一交杂,就以一种很粗暴的形式表达出来。 ★忘形和忘情,庄子教你从自卑变强大的智慧 《德充符》基本上讲的是一个失败人士,或者说在世人眼中奇怪的人——长得也不是很好看,身体也不是很健全,也没有什么钱,却是超级有魅力的故事集合。 大部分时候,我隐隐地觉得这代表着庄子的一种心理期许。我们知道,人们会用自己发展出来的理论,来让自己的生活貌似更美好、更哲学化、更有意义、更完整。所以,我一度认为,《德充符》是庄子给自己的“精神化妆术”,是给他自己的生命使用的“美图秀秀灵魂版”。 不过,随着我越发深入地去学习《德充符》,隐隐地就觉到了一种新的况味:我们每个人不管外表长成什么样,内在都隐隐地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是一个“脑残”,是一个不够漂亮的人、不够有钱的人、不够聪明的人…… 如果这也是当今许多人内在的一个深深的忧虑的话,那么在《德充符》里,你会发现庄子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变得更好的智慧和方法——忘形和忘情。 忘记自己的相——你有没有暗疮,腿粗不粗,肚子是不是突然变得有点儿大,儿子是不是不那么优秀……这都是我们外在的形象。而我们是不是纠结于和自己有着爱恨情仇的人之间的种种情绪反应模式,这也是我们快乐和悲伤的源泉。 一个人如果能够慢慢慢慢地发现,他的相和他的情只不过是一系列的幻觉,是一系列过往的习性造成的当下的错觉、幻相的话,他也许可以将人生蜕变出一种崭新的状态——对这一切不以为意。 ★直接向环境学习,而不是向逻辑和规则学习 AlphaGo和AlphaGo Zero最大的区别恰好说明了人工智能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变化——不再向人类学习,不再向人类过往的经验学习,而是超越人类。这是整个人工智能将会在维度超越人类的主要原因。所以,将来不是人怎么和机器竞争的问题(因为没得竞争),而是人怎么和剩下的人竞争的问题——谁先融入机器当中成为超级人类,再回来看以前那些很努力的人的区别。 这让我想起另外一种情形,我们小时候很努力地学英语,学习the、at、in、on的用法,学习很复杂的语法——我们学的不是英语,我们把英语学成了英语学;我们学的不是语文,我们把语文学成了语文修辞学……我们学得很辛苦,背了很多单词,虽然考试成绩也不错,但是仍然无法像以英语为母语的小孩那样不加思索地说英语,因为他们虽然在大环境里面没有学,但每天都会用——直接向环境学习,而不是向逻辑和规则学习。 《大宗师》说的就是打破对规则的迷恋。 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要做就做一个非规则主义者,非经验主义者,尽量不要向已有的经验和规则学习。在庄子那个年代,庄子提出的规则就是向宇宙万物学习。为什么《大宗师》是《庄子》里面我非常喜欢的一篇,主要原因就是它不断地告诉我,老师是什么人——老师根本就不是告诉你如何成功的人,只是告诉你,他也有局限,让你产生自己有超越他的可能的信心之人。 老师分为两种,一种是你隔着课堂(或者隔着APP),作为消费者去买他的知识;另外一种是你天天跟他生活在一起,他把自己被老婆折磨、被笨蛋儿子折磨、被不靠谱的父母折磨,然后狼狈地把落荒而逃的样子真实展现给你看的人。如果你能够有幸见到一位你以前认为很了不起的大人物窘迫的样子,你就会生出一种“原来他也就这样,我可以超越他,直接向他的源头学习”的信心,这就是大宗师。 ★管理好自己比管理好天下更重要 表面上看,《应帝王》的确是庄子在讲如何管理好天下这样一个问题。但对于当今绝大部分现代人来说,是没有机会去管理天下的,自然也无法成为一方之主。那么,读《应帝王》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其实,当我们在讨论以上问题的时候,视角是从内往外的。我们忘记了还有一个更大的系统——我们每个人这辈子必须去管理自己和投资自己的学问。 投资是一门奇妙的艺术。有位叫查理?芒格的投资家,我很喜欢他的一本叫作《穷查理宝典》的书。他说过一句话——你要成为一位好的投资者,就要问一个问题,“你是不是配得上”。 很多人都说:“如果当年我买了腾讯的股票就好了……”我也买过,但为什么我没通过腾讯的股票挣很多钱呢?因为我犹豫过,卖过一次,又重新买回来了。还有很多人早年在北京投资了房产,但中途以两千多块钱一平方米的价格卖掉了。这说明什么?并不是这些人不知道腾讯的股票、北京的房子好,而是不知道它们足够好。 所以,如果你把视角放在如何投资自己,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拥有更伟大的人生时,你要学会“配得上”。 其实做父母也是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特别优秀,但很少问问自己是否配当优秀孩子的父母。 ★满世界都在讲《庄子》,为什么要听“梁注”版 满世界都在讲《庄子》,为什么要听“梁注”版?因为《梁注庄子》真正让绝世高人庄子从天际飞入寻常百姓家,加持了当下无数不同阶层的梦中人。 1.我们为什么没有活成自己想象的那样?《梁冬说庄子?逍遥游》中说:“正是你拿不起、放不下的东西,阻碍了你逍遥。” 2.什么是好的人生?《梁冬说庄子?齐物论》说:“好的人生,就是把抱怨活成玩笑,因为我们所有的烦恼,都因为内在所拥有的还不够多。” 3.谁的心里没有委屈,谁都有可能过不去的时候,其实,克服这种矛盾的方法很简单。怎么办?《梁冬说庄子?养生主》告诉你“用zui小的代价解决人生难题”的方法。 4.如何为人处世?《梁冬说庄子?人间世》说:“仅仅做个好人很危险。要做就做让自己睡得着觉的事,做让别人睡得着觉的人。” 5.为什么很多人没钱没势没长相却依然迷人?《梁冬说庄子?德充符》说:“因为他们朴素得起,安静得起,知道自己没有别人觉得的那么重要,更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 6.如何与外在世界相处?《梁冬说庄子?大宗师》说:“我们要做非经验主义者,要想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的世界观。” 7.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梁冬说庄子?应帝王》说:“我们要做自己的投资人,只有经过很努力以后,才能慢慢的成为不太努力的样子。” 其实,《梁冬说庄子》系列把庄子要表达的深奥思想化为了zui接地气的生命智慧,供我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随心使用,可以说,只要您读了《梁冬说庄子》系列,就自然能得到庄子的点化,任何人生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读《梁冬说庄子》,专治现代各种焦虑、抑郁病 很多人都说庄子是一位非常消极的人,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在庄子的世界里,好坏只不过是人们心智模式的一个判断。把一切坏事都朝好的方向去想,就变成一种在艰难的人生当中,值得拥有的心智模型。放下你的偏见,从一个真正的、环状的、祸福相依的整体去看待世界,你就不那么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不以物喜”,才能够“不以己悲”。任何你现在觉得对的事,可能将来你会觉得不对;任何你现在觉得不好的事情,可能将来你也会觉得它好。 ★这是一套至今zui完整解读庄子大智慧的国学经典解读典藏版, ji具收藏价值,又能活学活用 至今为止,众多解读《庄子》的书籍中甚少提及当下人们在家庭关系、婚姻关系、职场人际、学习提升等方面所面临的种种巨大压力以及解决心法,把这部经典接入地气。而《梁冬说庄子》系列告诉您,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但如果心里住着一个庄子,在人间世,就没有任何一个难题是自己不能解决的,没有什么能挡得住你心想事成。 本系列是梁冬继《黄帝内经说什么》之后,延续逐字逐句解读经典的风格,为您还原圆滑得可爱至极、智慧得高山仰止的庄子真面目,最快拥有一生中你未必知道却又必须知道的逍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