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管用研究

山东省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管用研究
作者: 邱晓国 张涛 张同星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69.80
折扣价: 45.40
折扣购买: 山东省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管用研究
ISBN: 9787520723565

作者简介

邱晓国,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和环境自动监控工作,先后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被评为国家环境监测“三五人才”技术骨干和“十一五”山东省环境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张涛,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和环境自动监控工作,从业15年以来主持了多项水质自动监测站项目的建设和运维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建设和运维管理经验。 张同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和环境自动监控工作,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工作以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

内容简介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以在线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专业分析软件和通信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系统。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对地表水样品进行自动采集、处理、分析及数据传输的系统,由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和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平台构成,其中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是指完成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的现场部分,一般由站房、采配水、控制、检测、数据传输等全部或者数个单元组成,简称水站;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平台是对水站进行远程监控、数据传输统计与应用的系统,简称数据平台。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一般监测常规五参数(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和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可根据需要增加其他监测指标;监测频次一般为每4 小时监测一次,根据需要可以调整至每1小时监测一次。 第二节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一、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是准确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必然要求 当前,地表水环境质量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重视,水环境质量状况已成为考核地方政府履责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现阶段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采取每月手工采样一次,然后送实验室分析,一次监测结果代表全月水质状况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样品采集的偶然性较大、监测频次不高、数据代表性不足等问题,无法准确全面的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计算机控制的仪器设备取代人工操作,对地表水进行实时连续监测。与手工监测相比,自动监测具有自动、及时、全天 候等优势,通过对其海量的、连续的地表水自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更能准确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有效评价水污染治理成效,进一步提升水环境管理水平。 二、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是及时预警潜在环境风险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环境风险的高发期,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环境质量预报预警与应急监测体系。目前,我国已建成亚洲最大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实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展了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并实现业务化运行,京津冀及周 边地区污染天气过程预报准确率接近100%,区域内城市级污染程度预报准确率在80% 以上,为公众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健康指引和出行参考,为重污染过程研判、防控及应急应对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相对于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的预警预测工作相对滞后,地表水环境质量预警预测体系建设迫在眉睫。而开展地表水环境质量预警预测体系建设的首要基础,就是要建立全国水质自动监测网络系统,实现对全国水环境质量的网络化实时监测。在地表水实现自动监测基础上,通过开发计算机预警预测模型,准确掌握地表水污染扩散及趋势变化特点,对水环境质量变化及时做出预测,为水环境风险防范提供重要保障。 1.水资源治理一直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各省市和地区都在寻求水资源治理,特别是地表水治理的有效方法,本书可提供行之有效的治理制度、技术方法和可借鉴的案例。 2.环保问题是关系老百姓切实利益的问题,水资源问题更是民生问题中的重点,地表水关系到整个生态环境建设的成败。地表水的监测和治理一直是各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难点,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