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名家全译本)(精)/外国名著典藏书系

高老头(名家全译本)(精)/外国名著典藏书系
作者: (法)巴尔扎克|译者:许渊冲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2.00
折扣购买: 高老头(名家全译本)(精)/外国名著典藏书系
ISBN: 9787201095783

作者简介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其代表作是一整套反映法国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统称《人间喜剧》,其中包括《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贝姨》等,揭露金钱关系如何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一切活动的动力,着重探究不同类型的人性。 许渊冲,翻译家。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1943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1944年人清华大学研究院,1948年赴欧洲留学,1950年获巴黎大学文学研究院文凭。自1951年起,在外语院校教授英文、法文,l983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他翻译了《诗经》、《楚词》、《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李白诗选》、《苏东坡诗词选》、《元明清诗选》、《西厢记》等,是唯一把中国历代诗词全面、系统地译成英、法韵文的专家。他还将英、法文世界文学十种名著译成中文。已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文学翻译作品六十余部。

内容简介

沃克公寓 沃克大妈的娘家姓宫方。她是一个老大娘了,四 十年来,她在巴黎拉丁区之外,靠近红山口的圣贞妮 薇芙新街上,开了一家供应普通人膳宿的公寓,名叫 沃克之家,接待男女老少,名声不坏,没有什么人说 三道四,评长论短。不过三十年来,公寓里也没有住 过什么年轻人,只有境遇不好的家庭,提供不了太高 的费用,才让子女来住公寓。话又说回来,就在本书 戏剧性的事件开始的1819年,却有一个可怜的少女住 进了沃克之家。在悲情文学盛行的年代,“戏剧”这 个词不是让人随意滥用,就是受到粗暴的对待。但在 这里,我却不得不借重这个词,不是因为这个故事真 正有多少戏剧性,而是因为读完本书之后,城里城外 的读者也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掉下几滴同情的眼泪。 不过城外人能不能理解城里的奥秘,那是可以怀疑的 。这本书的特点是地方色彩浓厚,所写的见闻,不是 亲身经历,到过蒙马特和红山头之间的这块光怪陆离 的地方,恐怕很难体会。比如墙上斑斑驳驳的石灰随 时都会脱落,掉到地上;阴沟里的污泥浊水已经流成 了小河。这个乌七八糟的世界充满了虚假的欢乐、真 实的痛苦,而且动荡不安,令人心烦意乱,如果不是 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还不容易引起一时的轰 动。然而,坏事也像好事一样,都会积少成多,多到 了爆发的地步,就会造成剧烈而重大的苦难。即使自 私自利的人,见到这种景象,私心也不得不有所收敛 ,会产生片刻的同情,就像一口吞下了一个甜水果, 反会食而不知其味一样。人类文明的列车不断前进, 但是就像印度运载神像的大车,无论碰到什么不信神 的人阻碍车轮前进,都会毫不留情地把他的心灵轧得 粉碎,并且继续进行自己的光辉旅程。手拿这本小书 的读者,会不会坐在安乐椅里自言自语,“这本书也 许可以排忧解闷,消磨一段时光?”你们读到高里奥 大爷(就是高老头)不便告人的痛苦时,会不会无动 于衷,照常津津有味地吃你们的晚餐,反而怪作者无 事生非,夸大其词,用文辞来扰乱人心呢?啊!你们 要知道:这个戏剧性的事件既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 小说家的编派,一切都是真的,都是真情实感。每个 人只要扪心自问,就会发现在自己身上,在心灵深。 处,都会发掘出这些情感的根源。 这座为普通人提供膳宿的公寓是沃克大妈的产业 。公寓在圣贞妮薇英新街的下段,新街到弓箭街是一 个斜坡,坡度很陡,而且高低不平,很少有马车经过 这里。这些杂乱无章的小街斜道,在慈悲谷修道院和 先贤祠两座大建筑之间,反倒显得悠闲安静。这两座 大楼庄严肃穆的圆形屋顶洒下了金黄的光彩,也投下 了阴沉的暗影,改变了这里的环境和气氛。这里,路 面上的铺石都是干巴巴的,没有污泥浊水,墙脚下长 满了小草。最无忧无虑的人到了这里,也会像过路人 一样感到忧从中来。车子的叽叽嘎嘎声似乎都是一件 大事。房屋看起来阴沉沉的,高耸的围墙使人觉得像 是监狱。一个走错了路的巴黎人到了这里,只看到普 通人寄宿的公寓和办事处,只看到穷困潦倒、奄奄待 毙的老头子,想寻开心却不得不拼命干活儿的年轻人 。巴黎没有一个街区比这里更叫人恶心,甚至可以说 ,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而圣贞妮薇芙新街作为这幅苦 难图的框架,真是再合适也没有了。为了使读者有个 深刻的印象,不管用多么灰暗的色调,多么严酷的字 眼,都不会是太过分的;就像参观古罗马的地下墓穴 一样,一步一步走下墓道,越走光线越暗淡,导游的 口气越说越枯燥。这个比喻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其实 谁能说得出:枯萎的心灵和空虚的脑袋,到底哪一样 看起来更可怕呢? 公寓的正面朝着一个小花园,侧面靠着圣贞妮薇 芙新街,形成一个直角,在公寓和小花园之间,沿着 房子的正面有一条两米宽、连环形的砾石地,前面又 有一条铺沙小路,路旁有天竺葵、夹竹桃、石榴花, 都种在蓝白两色的陶器盆里。顺着小路就会走到一扇 大门前,口上挂了一个招牌,上面写着“沃克之家” ,下面还有“供应膳宿,欢迎男女客人光临”的字样 。在白天,进门要先按栅栏上装的门铃,铃声不大好 听;从栅栏向外看,可以看到铺沙路的尽头,对面墙 上画了一个绿色大理石的神龛。看得出来是当地街区 画家的艺术品。在神龛凹进去的地方,有一座爱神的 雕像,一看雕像上五颜六色的油彩,象征画派的爱好 者就可以看出巴黎的凤流病了,而这种病不消走几步 路就可以找到医治的地方。神像底座上刻的字已经看 不清楚,但是总会使人猜想,是不是1777年伏尔泰荣 归巴黎时,群众的热情高涨,为他的丰功伟绩立下了 这座纪念碑呢?碑上刻的字是: 不管你是谁,爱神都是你的老师, 现在是,过去是,将来应该还是。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