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通史(华夏黎明英雄逐鹿江山统一青少年版)/上下一万年

图说中国通史(华夏黎明英雄逐鹿江山统一青少年版)/上下一万年
作者: 郭伯南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23.00
折扣价: 16.53
折扣购买: 图说中国通史(华夏黎明英雄逐鹿江山统一青少年版)/上下一万年
ISBN: 9787561338667

作者简介

郭伯南,男,1933生。笔名史石、知春斋主。毕业于河北北京师范学院文学系。主攻中国文化史。《人民中国》杂志社编审。 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新编中国史话》、《中华五千年史话》、《中华文明史》彩图版、《上下一万年》、《中外文明年表》、《中外文明简表》、《中华文明概览》、《东方智慧宝库<易经>》、《度量衡起源新说》、《黄君孟夫人与古黄国》、《桃花夫人与古息国》、《文物纵横谈》等。主编有《文物漫话》、《纸笔春秋》、《赏心乐事》、《市井博物》、《食为天》等。 外文版著作有:《中华历史小丛书》(英)、《中外文明大事年表》(英)、《物语·中国の历史》(日)、《中国书法艺术入门》(英、法、德)、《中国文化史入门》(日)、《中国文化ルシ》(日)、《北方骑马民族文化风貌》(日)、《秦始皇帝 兵马俑》(日)等。 三十年来,有《茶话十题》等700余篇文稿在海内外发表。编有《知春斋主》文史网页。

内容简介

北京人与巫山人 东方人类的老祖宗 1921到1923年间,在北京西南四十八公里的周口店,有许多科学家在 一座石灰窑那里挖起地洞来。 他们掘出些石头工具和三颗人齿化石来。过了几年,又有人来掘,又 掘出些古人类的头骨等化石和几千件石头工具,还有草木灰等等。科学家 们如获至宝,高兴得不得了。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那些人的头骨是距今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以前的。这说明至少 从那时起,在中国大地上就有人类劳动、生息了。那些经过打制的石头表 明,北京的原始人类已会制造石头工具,开始了真正的劳动。从而英国达 尔文氏在生物进化论中提出的人猿共祖的观点得到了实证。因之,对东方 “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提出了质疑,也对西方“上帝造人”的神话提出 了挑战,这一来,谁也无法否认“人猿共祖”了。当时,在全世界曾引起 一场轩然大波。 神州大地上的远古人类,北京人的资格是不是最古老的呢?是的,几 十年来人们一直是这样认识的。可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认识就逐渐 改变了。 1964年,考古学家在陕西蓝田公王岭发现了蓝田人化石,距今大约有 一百万年,比只有几十万年历史的北京人古老得多。 蓝田人被发现的第二年,中国冰川学家在云南省元谋盆地进行科学考 察时,发现了两颗牙齿,石化程度很深。带回北京,经鉴定,是古老人类 的牙齿,距今已有一百七十多万年。这一古老人类被称为“元谋人”。元 谋人的年龄比北京人要大一百多万岁,因之,许多史书不得不重新改写, 在世界东方,元谋人取代了北京人作为人类老祖宗的地位。 谁想到,1986年,在长江三峡的巫山县龙坪村,又发现巫山人化石。 其年龄高达二百零四万岁!据说,巫山人生活的时代四川盆地还是内海, 巫山人作古一百万年之后,长江才流出三峡,直奔大海呢! 巫山人,是在中国大地上生活过的“能人”。“能人”的意思是“能 干、手巧”,已会制造工具的人。相比之下,元谋人又比他还年轻许多呢 !那么,中国大地上还有没有比巫山人更古老的人类呢?考古学家们仍在 继续寻觅着。 世界人类的起源在哪儿?直到今天仍是个谜。考古学家仍在挖掘着, 学术界仍在争论着。有一种“夏娃理论”,主张当代人类起源是一元的, 起源于非洲,只有20万年左右,全世界的60多亿人都是一位非洲老祖母的 后裔。也有专家与学者认为人类起源是多元的,不可能是一个老祖母的后 裔,人类起源地有更多证据表明最大可能是在亚洲。世界人类史不是二十 万年,至少也有二三百万年。学术界的争论有种种分歧,今天没有定论, 以后也将永无休止地争论下去。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世界上坚持“女 娲抟土”、“上帝造人”的越来越少了。 世界人类文化史,就是人类向大自然作斗争、争取主人地位的历史, 同时,也是不断克服自身的蒙昧、野蛮的历史。那么,中国历史文化始于 何时?可以说,中国大地上悠久而光辉历史的扉页,就是远古这些手持石 斧的先民首先掀开的。 龙骨山上的篝火 燧人氏时代的文化 如果说,世界上人工打制的第一把石斧,开创了人类文化史的纪元。 那么,人类举起的第一把火炬,则照亮了人类文化历史的进程。人类有了 火,才开始熟食,从而改进了营养和体质。人类有了火,才可能有刀耕火 种,才可能烧出灿烂夺目的陶瓷,才可能用以冶铜炼铁,才可能发明作为 近代历史象征的蒸汽机,以及使人类飞出地球,去外星探测。 人世间何时有了火?这历来是个千古之谜。在西方,古希腊人创造了 普罗米修斯从匕帝那里盗来火种的神话;在东方,中国先民有燧人氏钻木 取火的传说,用以解释这一重大科技成就的由来。 现代考古学则提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北京人的洞穴里共有十三层堆积 ,其中有四层发现灰烬。第四层的灰烬层虽已近石化,仍厚达六米。其中 残存有大量的烧骨、烧石和木炭。显然,北京人已知用火,并已知保存火 种,否则,龙骨山上的篝火怎能经久不熄呢! 这是1930年得出的答案。此后,在中国大地上,又接二连三发现先民 用火遗迹。在长江上游发现的元谋人用火遗迹,共有三层,其含炭层上下 相加厚达三米,其中炭屑密集,小的如芝麻,大的如黄豆。在黄河中游岸 边,即山西芮城西侯度文化遗址,发现一批烧骨,有鹿头、马齿,较多的 是大型哺乳动物的肋骨。从而可知,早在一百七八十万年前,中华大地上 ,无论是江南,还是河北,先民都已知利用自然火了。 人类从怕火到知道用火,是了不起的进步。这也是人类与一般动物相 区分的明显标志。但是,人类只有当懂得摩擦生火并能人工取火时,才真 正第一次支配一种自然力,才取得更多的自由,才得以大跨步地迈向文明 时代。 这是在何时呢?考古学家根据一些原始人类遗址的遗物与用火痕迹判 断:早在十几万年前,神州大地上的先民就已进入古史传说的“燧人氏时 代”,创造着燧人氏时代的文化。 先民摩擦取火的方法、材料甚多。仅以钻木取火为例,《周礼注》记 载,一年中五次改火,春用榆柳,夏取枣杏,夏末用桑柘,秋取柞槽,冬 用槐檀。这里谈到十种木材。海南黎族用一种“山麻木”取火,西盟佤族 则用一种“阿由木”。此外,还用竹、蒲等。方法有钻木、错竹、蒲角相 摩、压击、击石等。其引燃物则有蒲绒、艾绒、芭蕉根、火草、朽木等等 。 这许多方法,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仍然相沿使用着。笔者当 年就是个击石取火的能手,天天都要用火石、火绒、火镰打击取火呢!一 些少数民族仍使用着错竹取火等方法。独龙族就一直使用到1957年! 附带说及,早在2800多年前,周人已用青铜凹镜聚焦阳光,以获取“ 天火”。在2100多年前汉代典籍,已有“削冰令圆”的记载,就是用冰制 成透光凸镜,聚集太阳能取火。 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