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19.30
折扣购买: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叶永烈的语文课全彩解读版语文教科书同步阅读)
ISBN: 9787570209019
叶永烈,一级作家,教授。出版过300多部著作,获过80余次大奖。他创作的《科学家故事100个》《小灵通漫游未来》等,入选 小学生必读书目。此外,还曾出版“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等。
从两件“老古董”说起 开学了,同学们都领到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新课本。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署名叶永烈,也就是在下。 也许,你没有想到,这个叶永烈当年竟然是一个语文不及格的小学生。 谓予不信,在这里,我要展示一件“老古董”: 这张成绩报告单,上面写着“民国三十四年”,也就是1945年,距今已经73个年头。这是我小学一年级的成绩报告单,上面写着两门不及格。一门是“读书40分”。读书,也就今天的语文;另一门是“作文40分”,也不及格。 一个连语文、作文都不及格的孩子,怎么会成为作家?他的作品,怎么会收进语文课本的呢? 在我小时候,曾经非常喜欢画画。知道我爱画画,父亲曾带我到他的朋友、画家王知毫先生那里学习绘画。王知毫先生是工笔画家,擅长绘松鼠。我跟王知毫先生学了一阵子,没有学下去。因为一只松鼠身上,不知有多少根毛,要一笔一笔地画着。松鼠又趴在松树上,还要画松针。那密密麻麻的松针,不知有多少根,也要一笔一笔地画。我缺乏耐心,没有学下去。 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使我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请各位再看一下我收藏的另一件“老古董”:你看,信封上写着“叶永烈小朋友收”。 这是我平生收到的第一封信。1951年,11岁的我正在温州上小学五年级。偶然心血来潮,向当地的《浙南日报》(今为《温州日报》)投寄了一首小诗。那是我平生第一次投稿。 离我家不远处,是《浙南日报》社。报社门口,有一只大木箱高挂着,上面写着“投稿箱”三个大字。我常常从那里经过。我不知道这“投稿箱”是什么意思。听别人说,只要把稿子投进箱子,如果写得好,报纸就会登出来。我不由得心动了。每当我走过那只投稿箱前,那箱子仿佛在向我招手。 正在念小学五年级的我,有一天忽地心血来潮,写了一首小诗。写好以后,我踮起脚,把稿子悄悄地投入那只在我看来颇为神秘的箱子里。过了几天,那封写着“叶永烈小朋友收”的信,就寄到我家。 十来天之后,1951年4月28日,我放学回家,父亲笑容可掬地叫唤我:“阿烈,快来看报纸。”啊,见报了!这首小诗总共只有七十个字,一块豆腐干,今天读来,就像见到自己小时候嘴里含着手指的照片一样。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顺口溜。 我收到第一笔稿费——人民币9000元。请别考虑这笔稿费要交多少税。那时候1万元人民币相当于今天的1元钱。9000元也就是今天的9角钱。 小诗的发表,是我文学创作的起点,一辈子的初心。 统编语文教科书同步阅读; 书中所选《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文章,入选统编语文教科书。 作者曾担任央视《开讲啦》栏目嘉宾,从此篇文章展开演讲。 珍贵全彩图片,作者倾情解读; 每篇文章后都有作者倾情撰写的“写作背景”,让读者了解课文的来龙去脉。 走进语文课本,拓展阅读的视野,探索写作的奥秘; 每篇文章知识含量丰富,生动有趣,既可拓展视野,又可积累写作素材。 知名教育专家、一线语文名师推荐阅读; 书中收入了名师的教案与评论,可供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