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238.00
折扣价: 161.90
折扣购买: 资治通鉴(精)全四册--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ISBN: 9787101162165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三十六年(戊子,前333) 1 楚王伐齐,围徐州。 2 韩高门成。昭侯薨,子宣惠王立。 3 初,洛阳人苏秦说秦王以兼天下之术 ,秦王不用其言。苏秦乃去,说燕文公曰:“燕 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且 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 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 过于此者。愿大王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燕国 必无患矣。” 文公从之,资苏秦车马,以说赵肃侯曰: “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于赵,秦之所害亦 莫如赵。然而秦不敢举兵伐赵者,畏韩、魏之议 其后也。秦之攻韩、魏也,无有名山大川之限, 稍蚕食之,傅国都而止。韩、魏不能支秦,必入 臣于秦;秦无韩、魏之规则祸中于赵矣。臣以天 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之卒 十倍于秦。六国为一,并力西乡而攻秦, 秦必 破矣。夫衡人者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与秦,秦成则 其身富荣,国被秦患而不与其忧,是以衡人日夜 务以秦权恐愒诸侯,以求割地。故愿大王熟计之 也!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 赵为从亲以畔秦,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 通质结盟,约曰:‘秦攻一国,五国各出锐师, 或桡秦, 或救之。有不如约者,五国共伐之! ’诸侯从亲以摈秦,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 东矣。”肃侯大说,厚待苏秦,尊宠赐赉之,以 约于诸侯。 会秦使犀首伐魏,大败其师四万馀人,禽 将龙贾,取雕阴,且欲东兵。苏秦恐秦兵至赵而 败从约,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激怒张仪,入之 于秦。 张仪者,魏人,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 纵横之术,苏秦自以为不及也。仪游诸侯无所遇 ,困于楚,苏秦故召而辱之。仪恐,念诸侯独秦 能苦赵,遂入秦。苏秦阴遣其舍人赍金币资仪, 仪得见秦王。秦王说之,以为客卿。舍人辞去, 曰:“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 柄;故激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 也。”张仪曰:“嗟乎,此吾在术中而不牾,吾 不及苏君明矣。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 言!” 于是苏秦说韩宣惠王曰:“韩地方九百馀 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利剑皆从 韩出。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以韩卒之勇 ,被坚甲,蹠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 也。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 今兹效之 ,明年复求割地。与则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 功,受后祸。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求无已,以有 尽之地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