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水手/陈应松文集
作者简介
陈应松,祖籍江西余干县,生于湖北公安县。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家。现为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 出版有长篇小说《猎人峰》《到天边收割》《魂不守舍》《失语的村庄》,小说集《陈应松中篇小说自选集》《无鼠之家》《一个人的遭遇》《陈应松小说》《陈应松作品精选》《呆头呆脑的春天》《暗杀者的后代》《太平狗》《松鸦为什么呜叫》《狂犬事件》《马嘶岭血案》《豹子最后的舞蹈》《大街上的水手》《星空下的火车》,随笔集《春夏的恍惚》《灵魂是囚不住的》《所谓故乡》《世纪末偷想》《在拇指上耕田》《小镇逝水录》,诗集《梦游的歌手》《中国瓷器》等50多部:《陈应松文集》6卷:《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选》4卷。 小说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大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选刊》小说奖、中国环境文学奖、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梁斌文学奖、华文成就奖(加拿大)、湖北文学奖、屈原文艺奖等.2014年获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颁发的“湖北文化名家”称号。曾7年进入中国小说学会的“中国小说排行榜”中篇小说十佳。 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波兰、罗马尼亚、日、韩等文字。
内容简介
哑水手 “那个人进来的时候,天上还留有紫色的红光。”酒店长 着鼠须的老板回忆道,他当时听见河野上到处是鸦鸣。而老板 和他害有肥胖病的老板娘已撤亮了白炽灯,用刺耳的录音机音 乐招徕着顾客。 “不付钱的醉汉有的是,不过,一旦他们清醒后,他们会 如数地把酒钱交来。”老板说,“我从来不抬高价码,这是一 个商业道德问题。”老板说,“我的花生米和烧茄子是小镇最 低价。那些酒鬼之所以喝得烂醉如泥,是因为我们小镇上的一 些婊子激发了他们的酒兴。”老板说,“当然啰,这些人都是 一些不喜欢家庭、出门在外的生意人。再就是,一些驳船上的 水手——那个人进来的时候,我一眼就认出了,他是一个水 手。” “他坐下来,看了看我,然后点了两个菜,喝起酒来。他 一句话也没说,他只是用手示意。 “茄子?……当然是茄子!花生米吗?唔…上好的凉拌肚片 哪,我才收两块钱。我伸了伸两个指头。一杯?白酒………啤 酒?………他最后要了一杯白酒。”老板掐了掐自己的鼠须, 说。 “我非常喜欢这些水手,真的,我非常喜欢这样的顾客— 他们几乎一个个循规蹈矩;他们决不偷窗,也不无端地捧人家 的狗,这就是他们的优点。然后,他就坐在角落里喝起酒来。 “这些水手,他们神秘而孤独,在没有熟人的情况下,他 们从不挑逗女人。他们喝完酒,与那些女人擦肩而过,然后走 出去,回到他们的驳船上。他们是一些真正的汉子,他们不喜 欢对物价和婆婆妈妈的事发表议论;他们喝酒的时候看着墙 壁,但是你会发现他们的眼时很深,全然不是你周围那些人的 眼睛。他们从码头上走进来,孤单,具有异乡人的风度。”老 板说,“他要了一杯酒,两个菜,就开始喝起来了。” “这时,进来了两个女人。”老板继续讲道,“对于我们 小镇上这些下贱的女人,我不愿说三道四。我要说的是,对于 她们,我的老婆也看不惯,我的老婆也是一个爱俏的女人,她 强迫要我给她买一件滑雪衫;我的老婆过去在一个旅馆当服务 员,是我用一颗苹果把她匀到手的。可是,我的老婆也看不惯 她们。” “这些女人白天睡大觉,晚上就出来工作了,真不要 脸。”老板说,“她们进来之后,事情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我还是要说说那个水手,他穿着蓝卡其工作服,腰勒得 很下,没有刮胡子,他也不像那些爱惹是生非的人一样,抱着 手,东嗅嗅,西瞄瞄,他一句话也没说。当然啰,这些水手们 也常常动刀子,为一两个女人争风吃醋,使虎渡河一带的人战 栗深深。”老板说,“我没有看见过他们喝醉之后以疯装邪, 他们杀人的时候脑筋也是清醒的,所以,我和我的老婆都认为 他们是最好的顾客。我的老婆说,他们从不赖账。” “那个水手正在闷着头喝酒,两个女人就进来了。 “这两个女人当然是需要别人付钱的顾客,她们是穷光 蛋,靠出卖身体为生。这些女人有时会给你带来经济效益,有 时会给你惹来麻烦。所以,我的态度是敬而远之。”老板语气 非常明朗地说。 “我对她们笑了一笑—我对谁都笑,这是做生意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