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解读论语(上下)

杨鹏解读论语(上下)
作者: 杨鹏|责编:周霈
出版社: 上海社科院
原售价: 68.80
折扣价: 37.20
折扣购买: 杨鹏解读论语(上下)
ISBN: 978755203144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课 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 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一》 孔子是对中国历史影响 很大的思想家,生于公元 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 年,距离我们近两千五百 年,已经很久远了。但直 到今天,孔子仍然活着, 以思想的形式活着,继续 影响着我们。一个伟大的 思想者可以战胜时间,在 历史中永恒。今天我们读 《论语》,就是与孔子跨 时空对话。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 子们回忆并记录下来的关 于孔子的言论和事迹,其 内容主要是孔子与学生的 对话。这一讲的内容,出 自《论语》开篇第一章的 三句话。 先了解一下孔子的出生 地。荒野之中,小山之下 ,有个小石洞,这个小石 洞位于山东曲阜城南的尼 山下,洞旁写有“夫子洞”三 个字。传说这就是孔子的 出生地。为什么孔子会出 生在荒郊野地的一个小石 洞中?有几种传说,其中之 一是孔子母亲去尼山拜神 ,经过此地时腹中疼痛, 便进洞休息,结果在洞中 生下了孔子。而更流行的 说法是,孔子母亲在怀着 孔子的时候被抛弃了,无 依无靠,曾住在这个小石 洞并生下了孔子。 尼山当地传说,孔子母 子住在洞中,当母亲外出 办事、无人照顾小孔子时 ,就会跑来一只老虎给他 喂奶,所以孔子是吃虎奶 长大的虎娃;天气炎热的 时候,还会飞来一只雄鹰 ,扇动翅膀给小孔子扇风 驱暑,因此孔子也是鹰娃 。 司马迁《史记》中的《 孔子世家》是第一个关于 孔子的传记,记载了与孔 子出生有关的两件事。第 一件事,是孔子的父亲叫 叔梁纥,母亲是颜氏女, 即“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 子”。“野合”,指他们的结 合并不符合当时的礼法标 准,并非明媒正娶。孔子 母亲颜氏女既非叔梁纥的 妻子,也非小妾,在叔梁 纥家族中没有正式名分。 第二件事是孔子出生时 ,他父亲就去世了,“丘生 而叔梁纥死”,孔子从小是 个孤儿。孔子父亲的族人 并不承认颜氏女和孔子是 他们的家族成员,不接纳 也不照顾这对孤儿寡母, 所以孔子是在贫穷中长大 的。 如今我们若去到山东曲 阜,会看到专门建来祭祀 孔子的孔庙,非常壮观, 比孔子出生的小石洞大多 了。日本长崎孔庙、韩国 的孔庙、越南的孔庙也都 是金碧辉煌。 一个出身穷困的孩子, 满怀理想和奋斗精神,最 终在学术思想上取得成就 ,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 想家,影响了中国,乃至 日本、韩国、朝鲜、越南 等国,受到世人敬仰,人 们还修建了辉煌的庙宇来 祭祀他。这个出生在石洞 里的婴儿,成了中国和东 亚文化史上的圣人。这个 出身卑微的孩子,提升了 中国人和东亚人的文明水 准。孔子究竟是怎么做到 的?奥秘就在我们共读的《 论语》的字句之中。 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 具体来讲第一讲的章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子曰”,即孔子说。“学 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 习并时常复习、练习和实 践,不是很喜悦的事吗? 这个“说”,在古代也通“喜 悦”的“悦”,大家不要读成“ 说”(shuo),应读 成“悦”(yue)。 请注意,这里我把“学而 时习之”中的“习”字连续用 了三个词翻译:复习、练 习和实践。因为“习”在本句 中,是一词多义。如果我 们了解了孔子的教学内容 ,知道了孔子的学生们“学 习”的是什么内容,就能明 白本句中“学”和“习”的具体 意思了。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也 就是说孔子教学的内容主 要是《诗经》《尚书》《 礼》《乐》四本书。“诗”指 《诗经》。《诗经》是中 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 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 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 世纪)各个地方的诗歌。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诗经 》版本,共有诗歌305篇, 这是孔子选编的《诗经》 选本。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