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风雨也无晴

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 崔济哲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80
折扣购买: 也无风雨也无晴
ISBN: 9787521204322

作者简介

崔济哲,新华社**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老三届毕业生,1968年赴山西插队,1974年进工厂做工,1978年考入南开大学,1982年毕业分配到新华社山西分社做记者。从事新闻工作近三十年。曾任***副社长,中国报业协会副**,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著有《走进黑色世界》《旧曲新歌》《清唱》《风从天上来》《又到界桥 又到界桥》《风语·夜话》《陌生人看美国》《也看风景也读书》等,作品多次获奖,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被译为多国文字,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

内容简介

乔老爷的豪情?乔老爷的歌 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因为喜剧电影《乔老爷上轿》的上映,中国可能出现过成百上千位乔老爷。乔羽是叫得*响、*亮、*长久的乔老爷。乔老爷这个大号连周恩来**都认可,曾当众亲切地称乔羽乔老爷。 乔老爷年轻时挺拔英俊,宽肩厚背,大头方耳,典型的山东俊小伙,配上一身土黄色的解放**装,风风火火。晚年的乔老爷像棵不老松,健康茁壮,老当益壮,精神焕发。但乔老爷毕竟老了,八十老翁矣,渐渐背已驼,发已褪,额头愈发显得光亮前突,越老越显菩萨像,弯眉笑眼,慈眉善目。乔老爷心态好,笑看世界,慈看人间,歌颂慈爱,歌唱祖国。 记得**次见乔老爷是金曼和守弟带我去的,我比守弟大十岁,他们称我为大哥。乔羽见我就热情地招呼我,一口浓重的山东济宁家乡口音,数十年老人家乡音未改。乔羽扬手道:“是大哥吗?大哥快坐!”慌得我赶忙过去抱拳施礼,连呼:“不敢,不敢!您是前辈,是我敬佩的老前辈!”没想到乔老爷微笑着竟然用两句山东吕剧的戏腔道:“大哥此言也不当,前辈不能呼大哥?”一下子,我们就熟了。乔老爷真是语言大师,两句戏腔能铺搭万里隔阂,乔老爷的功夫。 乔老爷喜欢喝酒,喝地道的中国白酒,和乔老爷对饮,八十岁的老爷子,三十年的老白汾酒能饮多半瓶,让人想起李白的《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乔老爷无愁无忧,有诗有歌有酒有情。话题就从汾酒说起,就从山西说起。 乔老爷那时喝酒有讲究,举杯为敬,碰杯必干,有一种按捺不住的豪气。 乔老爷说看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吧?山西是个好地方,从太原到汾阳,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酒都没能喝到心上,写不出首好歌,一是交不了账,主要是愧对山西父老乡亲们,一九六一年还在困难时期,顿顿都给你斟上汾酒,你能不热血沸腾? 乔老爷端起那杯汾酒,眯起两眼,弯起双眉,像凝望前方,又像回首往事。渐渐地脸上似乎也凝重起来,但那也仿佛只有瞬间。乔老爷放下酒杯,好似放下岁月,右手两指轻叩桌面,很有滋味地唱道:“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我跟着和道:“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旁。” 乔老爷爽朗地笑了,我们都舒心地笑了,那笑声还真像汾河的水,哗啦啦地流过我们的心。 乔老爷还给《汾水长流》中作过一词,当年唱得也是满天红霞满天彩。那歌那曲那调那腔让我这个在山西生活工作过三十年的人由衷赞美,真喜欢真爱:“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待到五月杏儿熟,大麦小麦又扬花,九月重阳你再来,黄澄澄的谷穗子好像狼尾巴……”乔老爷的歌怎么能不让人拍手叫*?怎么能不让人满斟**一饮而尽?乔老爷说直到此时,我才放开量细细品你们山西汾酒,才一酒喝到三星半,才连饮连呼好酒,真好酒。乔老爷真豪情。 乔老爷说,那年那月咱理解,我一共得到两瓶汾酒,宝贝似的拿回家,那就是全部“稿酬”。乔老爷说,我到杏花村,未进“村”,心先醉。那天喝了多少酒我心中有数,至少在一瓶老汾酒以上,喝也没白喝人家杏花村的酒,酒醉才有诗。乔老爷留在杏花村酒厂的诗在四十年前就立碑刻记,我早已熟记在心头,也学着老人家的指法,打着点,念出他四十五年前的一首诗:“劝君莫到杏花村,此地有酒能醉人。我今来时偶夸量,入口三杯已销魂。”山西杏花村汾酒厂有数以百计的名人题词题诗,以我之见,无一能出其右,每诵一次都觉得酒香自唇中来,乔老爷就是乔老爷。 二 我们这代人是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度过幸福的童年的。那歌可以说终生不忘,什么时候想唱,感慨岁月,感慨年华,感慨韶光,感慨孩子们,脱口就哼出来、唱出来:“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乔老爷那年二十七岁,正精神振奋,意气风发,挺拔英俊,才气横溢。为电影《祖国的花朵》配歌,一开始也没找他,他那时还仅仅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因为各种原因配的歌都不尽满意,才找到他,给他的时间只有一周至十天,谁也没想到他三天出词,一*而红,把儿童唱成老头老太太,但歌未老,曲未旧。现在在北海公园西边雕有《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铜雕塑,走近有一股无限亲切、熟悉、幸福的金色童年之感,仿佛伴随着那歌声童年又重回身边。 二十七岁那年,乔老爷娶的亲,“上的轿”。他的夫人佟琦当年十七岁毅然决然嫁给他。有些友人曾问他,是你追求的佟琦还她追求的你?乔老爷对我说,一看提问的就不是记者,大哥就不那么提问。哪有当着夫人的面这么问的?我当然立即回答是我追求的夫人。乔老爷无时不幽默。 说实在的,当年我**次见到乔老爷的夫人时,着实把我吓了一跳。佟琦身上除了有雍容华贵的气质外,其穿戴打扮全然不像年近七十的“老太太”。一头漆黑的卷发,且是钢丝**型,戴一副宽边厚沿的反光墨镜,手腕上一块全墨黑无框手表十分显眼,左手无名指上一颗硕大的戒指,看不清是否有钻在其上。前排开扣短袖长裙,雨果笔下的法国贵夫人?再看淳厚纯朴、衣着宽松自然的乔老爷,仿佛是两个世界走出来的人。 佟琦很自信,她会很自得地看着乔老爷。她说当我决定嫁给他那时起,我就认为他能行,靠得住。佟姨,我听他们都这样称呼她,因为乔老爷叫我大哥,我不知该如何称呼她,一直呼之夫人。夫人很得意地说,现在热播格格戏,真正活着的格格在这儿!她用修剪得极讲究的手指指点着自己。我也十分佩服夫人的眼光,用她十足的京腔京味的话说,自嫁给乔羽,便不再走向社会,不做任何工作,不同凡人交往,一心一意守着香巢,因此什么反右、四清、“**”统统和我无关,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我明白了,夫人保养得那么好,和她几十年没*过任何罪有关。佟琦是那个时代中国女人中***的。有些友人笑问佟琦对婚姻的看法。夫人言之:思想自由,行为规范。问乔老爷,乔老爷说听过毛阿敏唱的《思念》吗?那是我写的:“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夫人挺神,乔老爷*神…… 济哲的文章,有的读过就能记住,有些还放不下。 ——贾平凹 从“小我”的生活视域走向“大我”的境界,用散文来构建社会和历史的大风景。 ——陈建功 从来不拘于一格一类,行文亦无定规定式,颇得散文文体真谛。 ——阎晶明 题材涉猎之广,钩沉之深,都远超我阅读前的想象。 ——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