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的12堂国学课

南怀瑾的12堂国学课
作者: 淝河一石
出版社: 中国财富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40
折扣购买: 南怀瑾的12堂国学课
ISBN: 978750476130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课 读书——学习前人智慧,成就自己事业 书是钥匙,能开启知识之门、智慧之门、成功之 门、幸福之门……关于如何读书为学,《中庸》提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也就是读书做学问的五个阶段:**阶段,要广泛 猎取各种知识,这是做学问的基础;第二阶段,博学 之后,需要对不明之处详细询问,**读懂;第三阶 段,对所学谨慎地分析、思考,参悟出*深一层的道 理来;第四阶段,明辨真伪——明辨对己是否有用, 明辨是否可行;第五阶段,付诸实践,将观念和行为 统一,切实地实行。这是一个系统读书治学的方法, 南怀瑾形容其为“内圣之学,就是做功夫、得道的境 界”,如能做到,即可“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厚积薄发:读书是助你成功的风 《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一句话:“风之积也 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 意思是说,风的聚积如果不足,那么它承负巨大 的翅膀就没有力量。故而,大鹏鸟能够在九万里的高 空翱翔,是因为大风就聚积在它的两翼之下,它才能 御风飞行。 庄子讲这个道理是比喻人生,一个人要想成功, 就要借助于风力。风力越大,越容易成功。 那么,什么才是你的人生之风呢?南怀瑾说: 庄子明白地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气度、知识范 围、胸襟大小都不同。如果要立大功、成大业,就要 培养自己的气度、学问、能力,像大海一样深广才行 。 显然,南怀瑾所说的“气度、学问、能力”,就 是助你成功的“风”。那么这个“风”来自哪里呢? 当然主要是来自读书。苏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苏秦早年曾经跟随鬼谷子学习,但学业未成,就 跑到秦国推销自己的连横之术,希望帮助秦国统** 下,结果遭遇失败。 落魄回家之时,苏秦遭到家人冷遇,父母大骂了 他一顿,嫂子不为他做饭,甚至连妻子也不理他。 *此挫折之后,苏秦闭门不出,苦读各种名家经 典。每次遇到困乏欲睡时,他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 ,这就是成语“悬梁刺股”中“刺股”的由来。 经过一段苦读之后,苏秦再次周游列国,他的才 华逐渐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在仕途上,他得到赵、齐 等多国的器重,一度配六国相印,是战国末期*耀眼 的一颗政治之星之一。在个人功业上,苏秦凭一己之 力,促成齐、楚、燕、韩、赵、魏山东六国合纵,使 强秦十五年内不敢出函谷关。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古代像苏秦 这样,通过埋头苦读而走向成功的人还有很多。 年轻时,他们足不出户,在窗前苦读,通过薄薄 的数册书籍,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学会了做事的方法 ,掌握了古人的智慧,认清了天下大势,领略到了比 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还要丰富的人生。 所以,等他们学成之后,走出书屋,就会以极高 的人生起点开启一条通往伟大的光明大道。他们独到 而又深邃的见解,左右了当时的时局,并改变了历史 的走向。他们伟大的人格,像太阳一样光芒万丈,当 时的人们和以后的人们,都沐浴他们的光辉,敬仰他 们、效法他们。 在知识经济大行其道的**,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突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多 读书,读好书,培养自己的气度、学问、能力。只有 这样,你才能厚积薄发,拥有一个辉煌的人生!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