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五诗人
作者简介
张炜,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栖霞市人。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书》《你在高原》等20余部;诗学专著多部;诗歌作品《不践约书》《铁与绸》等。作品获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茅盾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出版《张炜文集》50卷。作品译为英、日、法、韩、德、俄、西班牙、瑞典、意大利、越南等数十种文字。 近作《独药师》《我的原野盛宴》《寻找鱼王》《艾约堡秘史》等书获多种奖项。
内容简介
文学的儒释道 中国士人对儒释道往往兼收并蓄,而且多数得到助益。三者皆在中国文人的现实生存与文学写作中打上了深刻印记,只是因时因地而变化浓淡,各有功用。它们往往以不同的面目出现,但究其实质无非是三者混合,或者是某几项的折中。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无法消除的现象,是生命存留之方,少有例外,更是中国人实际生活和精神道路的体现。它们作用于文学艺术创造则各有不同,利弊互现,对于生命力的消长,不同情状之下将起到不同的作用。 就儒释道的影响来看,无论是庙堂还是民间,儒家最为深入人心,影响最大。它强烈的入世精神、民本主义、对人之怜惜,都是建立在爱与仁的基点之上。我们平常所说的儒家面目,往往单一模糊,刻板固定,是一种相当概念化的思想。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分明,呈现一种固化状态。实际上真正的儒家是由孔子和孟子等共同完成的。儒学思想的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虽然它不同于现代个人主义、个性自由等定义,但在当时已经是极其接近的学说了。孟子继承发展孔子的“仁”,并做出进一步厘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非常现实化、社会化,有力地补充了“仁者爱人”的具体内容。还有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观点,此说尤其重要,是儒学思想通向现代的最有力最深刻的一次精神与思想的远航,真理作为最终目标,它的边界,得到了肯定,标划出求真求道至高的、不可撼动的地位。所以,孔子和孟子的这些论说,应该视为真伪儒学的分界线。 纵观历史,真儒强大的爱人热情、追求真理的勇气,是无可比拟的。那种超越当年所有学问的现代品质,至今还在感动我们。这一切综合的思想高度与道德力量,以及它所蕴含的无可比拟的理性主义,打动了一代又一代探索求真的知识分子。我们要辨析儒学之真伪,真儒乃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动力,其代表人物孔子与孟子的言行,给人的力量是何等巨大。古往今来仁人志士追求的无畏的“浩然之气”,“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强烈的牺牲精神,是生命力的发挥和张扬,是冲击客观世界的锋利的思想触角,是人类尊严与自由的共同价值所在。但是,经过封建专制统治阶层改造和歪曲的儒家则当作别论,它将极大地束缚人性自由,将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化思想强行塞入“儒学”。这种“伪儒”无论对艺术还是社会人生,皆有极大的负面作用。封建士大夫文人中那些真正的入世者,其心中的“真儒”与“伪儒”界垒分明,水火不容。有时候他们身处庙堂,貌似有一些经过改造和妥协的说辞,但这仅是策略而已,一些最杰出者的实际行为、还有他们的诗文,仍然燃烧着寻求真理的不竭的激情。就文学而言,没有比“真儒”更能给予攀峰登巅的强大精神助力了。 佛教更多的意义上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智慧,用来应对、思辨和解脱生之痛苦。人生必须面临诸多纠缠不清的复杂而沉重的问题,那些堆积如山的困厄与烦恼,有时候需要运用智慧进行深刻的梳理与排解。而在这种时候,灵魂需要升跃到很高的维度上辨析和思考,并且需要不断地切换视角。佛教具备这样的功能,这种智慧最依赖的还是人的升华力、感悟力。这种力量愈高愈大,人生便愈能得益,其思想艺术便表现出一种非凡的超越姿态。但就一般意义来讲,佛学仍然与艺术家极力入世、追求真理的执著大有不同。许多时候它是以消极和迁就的方式出现的,力避人生与社会的冲击,所以许多时候佛家思想还是大多为权力者所容忍,并加以利用。在这种深不见底的思辨与极其放纵的想象力面前,一般的个体是无力进入的。佛学就像经过封建统治者改造的“真儒”一样,日渐变成一种肤浅而概念的思想,被导入众生和现实之中。作为一个人、一个艺术家,混淆和屈服,混沌和漠然,都是非常可怕的。 就文学艺术来讲,艺术家常常只有“偏执”、有钻牛角尖之顽固、有某种悲剧性格,才具有深刻的生命之美。而一般意义的表面化肤浅化的佛教普及与人生引导,虽然不能说完全消解了诗性艺术,在多数情形下只能是无益的。当它作为一种风格、一种极致化的美学格调时,才会焕发出一些审美魅力。这种美在民族性、地域性的结合中,会表现得极其特殊和鲜明,比如日本岛国的艺术,像俳句,还有一些诗、散文、小说和其他艺术形式,生出一种清美,而这种清美大致也可以说是受益于佛学。 诗人王维深受母亲和大照禅师等人的佛学影响,但我们并不能认为其思想艺术是对佛教简单化、概念化的引用。他的家学传统和知识渊源无比丰厚,完全可以有深入而高阔的领悟,将佛学智慧与个人的生命经验加以融合,使精神发生飞跃。可是其深刻的贯彻性并非时刻如此,这又会与激烈的政争、混乱的社会局面,以及回避和退让的人生策略加以结合。这个时候妥协的不仅是儒家思想部分,还有佛学部分。在这种状态下,佛学之于诗人就不是一种助益作用,而是一种消解生命力和探究力的不良因素。它的负作用当然是有后果的,最终的情形,还需要进行极其细致的诗学、写作学以及思想方面的分析。 道家思想对人生的影响似乎更加复杂。它的玄思、仙人思想、内外丹之术,其荒谬性被反复谈及。然而事物往往有多个侧面,比如道家常常会催发一种天外思维与想象,一种形而上的元素。这些元素在李白、李贺、苏东坡等人的作品中多有体现,甚至有明显的向上牵引。“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李贺《浩歌》)“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李白的一生是儒释道混合一体的,某个生命时段突出其中一项,但总体上看,道家思想对他的正面吸引、对其诗歌美学风格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从瀛洲思绪那种高远飘渺、迷离神往的深沉之中,我们可以感受无尽的遥视与天外之思。在这一点上,很少有人能出其右。李白的《月下独酌》,他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的“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些天外之思绝无一般意义上的道家习气,没有那种玄虚无力的怪癖和隔膜,给予的是远远峭拔于世俗人生之上的超越感,是一种凌空飞舞的气概和美。 道家思想与佛教有部分相通之处,如随遇而安、乐天知命、迁就顺应,追求尘世解脱,这种“应物”思想既包含了人生智慧,也有消极的一面。道教与佛教相比,还多了一层天外神仙之思、之实践。佛教主张修性而不修命,认为身体是一具臭皮囊,而道家是性命双修,比如内外丹的操作,追求重点并非来世和转世,而直接就在当世,这又化为另一种入世之追求。只要专注于当下,就有现世之收益。这种具体的个人追求有其积极性。佛教虽然讲积善、功德,但将因果效应放在过去、现在、未来的轮回之中,多为现世痛苦寻找解脱。所以佛与道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必会导致内容和风格上的差异。 唐朝统治是儒释道三教并用,使三教之间既相互争斗又相互融合。儒道属于中国的本土宗教,上千年来一直为互补状态,两者之间矛盾较少。三教调和的思想对唐朝知识阶层产生了超过以往的深远影响。唐代诗人进身之路,比如考进士、明经,仍然需要熟读儒家经典,这一点并无改变。但是儒家经典在后期仕途上的转化是必要发生的,这种转化途径,统治阶层当然是希望转向被改造过的“伪儒”。而知识分子在入仕的漫长人生实践中,他们悲剧的产生,也往往源于对“伪儒”的反拨。 如果能将改造过的“伪儒”、肤浅的佛教及一般意义上作应物之用的道教加以结合,那么这样的士大夫文人,其人生就会相对顺利,坎坷降到最少。因为个体在应对、解决与朝廷和社会等客观矛盾冲突方面,就能够找到强大的生命润滑剂,而其代价,则会留在其他方面,比如削弱作为精神结晶的文学作品的创造力与艺术张力。现代人常讲“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其意义也在这里:有得必有失,想找一条和谐共赢的中间道路,是非常困难的。事物当有自身的规律与路径,几千年来都少有例外。 王维的诗歌艺术散发着一种佛禅之美,它的空灵和清寂令人陶醉。可是在这种极大的审美满足之余,我们又渴望另一境界和格局,但它不会产生于王维。他不是一个强烈的沉甸甸的人生,不是一个富有生命张力的舞者。在儒释道中,王维比较安于佛教徒的角色,而且似乎看不到其个人之佛教,与作为整个社会和民众之佛教,这二者之间有何差异。 金句 ?伟大灵魂之炼成,除了原有生命质地所决定,还需要付出许多后天的代价,通常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个人的勇敢投入,二是与厄运不期而遇。而王维则是回避的,这是个人才华与资质所不能补救的,同时又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结果。 ?李白“仙”之由来不仅是对他求仙之切、仙道之好的强调,更与当年贺知章等人称其“谪仙人”有关;而且更为重要的,还是对其强大形而上之思、对其生命仰向高阔之探究、对其飘然潇洒之境界的综合命名。杜甫“诗圣”之谓也是对其罕有其匹的卓越、对其难以企及的文学成就之推崇,对其人生苦难之神圣表达之敬服,极尊为圣,如此倾倒。就“圣”而言,“仙”之神奇固在,但却似有不及。而王维的“佛”,仅仅因为他爱佛好佛的行迹特征,或诗章的某些所谓“禅意”,而非诗歌艺术成就本身之高度、审美价值之权衡。当然作为类型化的称谓也无可不可,但就其艺术成就而言,似乎还不能与李杜二人并立三鼎。 ?除了看轻文字积累之外,就写作本身看,王维也常常处于一种极简的、聊作抒发的状态。他一生基本上没有长诗长文,七言诗的数量明显少于五言诗,可见在形式上也选择了简单。他信佛习禅,讲顿悟,其特征都是少与简。对佛教经典的精心研究,可能使之抵达此种境界。 ?诗章最能够体现诗人的心灵状态。王维之诗不可能有太多长制,因为他的一切只在简与省中存在,并在这种极致的减法中引起猜测与共谋式的再创造。直到今天,某些现代诗人的所谓“减法”,也有类似的倾向和功能。但是这一切的反效果也同时存在:一旦消极到了一个极端,一定会滋生出难以承受之轻。也就是说,它们本身有可能轻淡到可有可无之境。 ?手无缚鸡之力,此力绵软淡弱,然而不绝,进而成趣,趣在久远。他于沉默无声中完成了一个特别的精神建构。 ?我们要辨析儒学之真伪,真儒乃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动力,其代表人物孔子与孟子的言行,给人的力量是何等巨大。古往今来仁人志士追求的无畏的“浩然之气”,“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强烈的牺牲精神,是生命力的发挥和张扬,是冲击客观世界的锋利的思想触角,是人类尊严与自由的共同价值所在。 ?一个人要具备强大的超越力是困难的,只有那些特别的人物,如那些大艺术家、大思想家,才有这样的力量与气概。超越什么?超越时代之局限、人生经验之局限,超越人生常情、文化,甚至是宗教之局限。 ? “大尺度”则需要排除艺术家对所处时代的影响,摆脱研究者自身的时代局限,尽力超越诸种因素,依从艺术的恒定指标,在纵横比较中确立价值与高度。这是至为困难的。这涉及艺术家及其作品诗与思的含量,文本的自身魅力,包括整体呈现的难度、偏僻性与独特性,以及作为一种形式本身所抵达的深度和高度。 ?韩愈之勇敢坚毅,意义在于整个时代与族群,而不仅是文化宗教领域。他从弱小和孤独一路走来,从卑贱布衣到低级官吏,从边缘到中心,渐渐成长起来,并获得越来越多的响应。他一路风尘,始终倔强不屈地放大自己的声音,既能强词夺理,又能以理服人,可谓不畏艰难的一生。 ?李商隐的大量诗文有各种色彩与意义指向,尽可以欣赏和揣摩。但其最突出的光泽就如这首代表作一样:华丽。抓住了华丽就抓住了重要特征…… ?白居易一心要继承的“正声”,即人类文明初始的“风诗”,其内容本身驳杂无比,风格多种多样,绝不是“讽喻”一词就可概括了事。 ?白居易的诗章如果仅仅是因为通俗而得到广泛传播,因民间影响之大而凸显其价值,当然是一种误解。通读他的全部诗章,会有一种炫目的华美感,看上去色彩缤纷,瑰丽绚烂,仿佛是一幅巨大的诗屏风:有宏大制作,有玲珑小品,有随笔涂抹,有工笔描绘。 ?杜牧是一个生不逢时的天才人物,他的天才不可以仅仅看成诗章和文学方面,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由于那样一种出身环境,他少年志高,在非同一般的期许和继承中展开广博的自我设计和准备…… ?人生过半百,操心四十年。国事于杜牧而言仿佛家事,愤懑不已,绝不善罢甘休。他这短暂的人生之路,实际也是一部《罪言》之路、急切争鸣之路、呼号之路。我们展读他的一生,最为感到惊讶的是他如此执着,大有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韧,颓丧之后复为振作,伤绝之后再度激越。 ?屈原的缤纷华丽和浪漫忧郁,杜甫的苦难郁愤和深沉顿挫,当是李商隐的基本风貌和色调。他以自己之生命特质包容它们,走入屈杜二人的幽深之处,在心灵上汇合,结果产生出一种奇异的审美效果。 本书是张炜二十多年来沉浸于古诗学的结晶。择取王维、韩愈、白居易、杜牧和李商隐唐代五位重要诗人,从历史、哲学、诗学、美学、文学史和写作学的角度,深入诗人不同的精神与艺术世界,打通古今,完成了现代时空下的一次深入综合的观照。所论充满独见,具有创造性和洞悉力。比如在《王维二十五讲》中,作家张炜着眼于大文学史观,提出了“大尺度”和“小尺度”的诗学命题,对已有的文学史论构成一定反拨。《韩愈二十三讲》是对生命奇迹的赞叹,可以视为一篇激情四射的美章。该篇揭去了贴在韩愈身上的诸多传统标签,还原其清新生动的面目。 如果说对韩愈是敬惜与深爱,对王维和白居易是清澈的辨析与洞察,对晚唐小“李杜”是喜赏与推重,对李商隐的无题诗则是尤其喜爱。本书中,每一位诗人都得到了复活,他们生气勃勃地走到读者面前,再次展现了作家张炜独特的思想与艺术见解,以及精彩语言所折射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