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
作者简介
王任梅,教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教师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曾先后在《学前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3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并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如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美3-6岁幼儿‘家’概念发展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变革研究”等。主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0-3岁婴幼儿艺术启蒙》等多种教材。
内容简介
儿童倾向于用艺术的方式认识世界与把握世界,通过艺术儿童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各种事物,记录自己的想法,并且促进学习。譬如,幼儿在自然角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历程,并将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当他完成的时候,依托记录他与同伴分享与交流。艺术能够记录个人的想法,并能将想法传达给他人。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局限,幼儿并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却擅长用艺术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通过艺术,儿童的想法、观点等变得有形可见,可以引发师幼之间、同伴之间的对话,促进儿童的深度思考。儿童通过讨论艺术作品,参与艺术创作,能够发展“视觉感知”或“视觉思维”,从各种角度来看待事物并且同时发展空间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反馈到其学习中。 不同于室内活动区,户外活动区为儿童提供了独特的认知学习机会。当幼儿在丰富的户外活动区活动时,幼儿学习了解自然界中的无生命物质(如沙、石、土、水、空气)与宇宙(如太阳、月亮、星星),学习怎样保护自然;有机会进行数学、科学、音乐、美术、语言等活动,从而提升沟通、解决问题等能力。 1.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突出,在介绍基本理念同时,呈现了很多优秀的案例、视频、图片等,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兼顾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不仅重视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而且关注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3.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架构,每一单元各个组成部分的依次呈现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4.配套丰富的数字资源,使教材体例丰富、生动、灵活,教师好教、学生好学,利于教材的使用推广。5.课程思政。贯彻课程思政全融合理念,坚持正确立场和方向,提高政治站位,赋予课程鲜明的价值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