呻吟语/谦德国学文库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性命 1,德性以收敛沉着为第一,收敛沉着中又以精 明平易为第一。大段收敛沉着人怕含糊,怕深险。浅 浮子虽光明洞达,非蓄德之器也。 【译文】德性中以收敛沉着最为重要,收敛沉着 中又以精明平易最为重要。一般说来,收敛沉着的人 怕的是含含糊糊,怕的是高深阴险。浅薄轻浮的人看 上去虽然光明磊落、明了通达,但不是能够修养高尚 道德的人。 2,真机、真味要含蓄,休点破。其妙无穷,不 可言喻。所以圣人无言。一犯口颊,穷年说不尽,又 离披浇漓①,无一些咀嚼处矣。 【注释】①离披浇漓:往裂缝里浇水。披,裂缝 。 【译文】真机、真味要含蓄一些,不要轻易点破 。这样,其中的奥妙就会无穷无尽,难以用言语表达 。所以圣人从不夸夸其谈。真机、真味_旦点破,说 一年都说不完,就像往裂缝里浇水一样支离破碎,没 有任何耐人寻味的地方了。 3,性分不可使亏欠,故其取数也常多,日穷理 ,日尽l生,日达天①,日入神②,日致广大、极高 明。情欲不可使赢馀,故其取数也常少,日谨言,日 慎行,日约己,日清心,日节饮食、寡嗜欲。 【注释】①达天:达到上苍所赋予的最高境界。 ②入神: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 【译文】人的天赋本性不能有欠缺,因此它表现 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是“穷理”、“尽性”、 “达天”、“入神”、“致广大、极高明”。人的情 欲不能过分地扩大,它表现出来应该有—定的限度, 因而要“谨言”、“慎行”、“约己”、“清心”、 “节饮食、寡嗜欲”。 4,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英雄是第二等 资质,聪明才辨是第三等资质。 【译文】深敛沉着、敦厚持重是第一等资质,光 明磊落、豪迈雄健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机智、多才明 辨是第三等资质。 5,凡人光明博大、浑厚含蓄,是天地之气;温 煦和平,是阳春之气;宽纵任物,是长夏之气;严凝 敛约、喜刑好杀,是秋之气;沉藏固啬,是冬之气。 暴怒是震雷之气;狂肆是疾风之气;昏惑是霾雾之气 ;隐恨留连,是积阴之气;从容温润,是和风甘雨之 气;聪明洞达,是青天朗月之气。有所钟者,必有所 似。 【译文】一个人的气质光明博大、深厚含蓄,这 是禀受了天地之气:温厚煦暖、心平气和,这是禀受 了阳春之气;宽恕纵容、放任外物是禀受了夏天之气 ;严凝敛约、喜刑好杀,这是禀受了秋天之气;深藏 厚敛、顽固悭吝,这是禀受了严冬之气。凶暴横怒, 是禀受了震雷之气;狂妄放肆,是禀受了疾风之气; 昏弱迷惑,是禀受了霾雾之气;隐限留连,是禀受了 积阴之气;从容温润,是禀受了和风甘雨之气;聪明 洞达,是禀受了青天朗月之气。一个人禀受了什么气 ,必然表现出相似的气质。 6,先天之气发泄处不过毫厘,后天之气扩充之 必极分量。其实,分量极处原是毫厘中有底,若毫厘 中合下原无,便是一些增不去。万物之形色才情,种 种可验也。 【译文】每个人先天的气质,可以发扬的地方只 不过是一点点而已,然而,通过后天养成的气质必然 能够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其实,修养能够达到至高 无上的境界也还是靠原来那点儿先天气质做底子,如 果一点先天的气质都没有,那就丝毫也不会增多。世 间万物的形、色、才、情,各个方面都能验证这个道 理。 7,人之念头,与气血同为消长。四十以前是个 进心,识见未定而敢于有为;四十以后是个定心,识 见既定而事有酌量;六十以后是个退心,见识虽真而 精力不振。未必人人皆此,而此其大凡也。古者四十 仕,六十、七十致仕,盖审之矣。人亦有少年退缩不 任事,厌厌若泉下人者;亦有衰年狂躁妄动喜事者, 皆非常理。若乃以见事风生之少年为任事,以念头灰 冷之衰夫为老成,则误矣。邓禹①沉毅,马援②矍铄 ,古诚有之,岂多得哉! 【注释】①邓禹:人名,东汉光武帝时人。少时 游学长安,与光武帝友谊深厚。②马援:人名,东汉 名将。他在八十四岁高龄的时候,仍旧能够率军出征 。 【译文】人的思想是随着身体气血的变化而变化 的。四十岁之前具有奋发进取之心,这时虽然见识不 多,但是敢于闯荡一番;到四十岁以后,人的心就逐 渐稳定下来了,这时已经是见多识广,而且遇到事情 都会斟酌一下;六十岁之后,人的思想就开始消极保 守了,这时虽然见识广博,但是精力不够。虽然这种 情况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但大体上都是如此。古代 人们四十岁做官,六七十岁告老还乡,大概是因为这 个原因。当然,人们中间也有年纪轻轻却思想消极, 无所事事的,无精打采的就像一个垂死之人;也有一 些年老之人,性情狂躁,喜欢多事,但这些都不合乎 常理。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