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平海/岭南文化知识书系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十、神奇的海龟湾 在古老的平海大地上,有一个神奇的海龟湾。它如今已成为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 海龟湾现属港口镇,位于粤东大星山南麓,西扼大亚湾,东守红海湾, 呈半月形,当地人称之为海龟湾。这里的沙滩有1100米长;宽度在60-140米 之间。它是中国内地18000公里海岸线上海龟的最后一张产床,也是世界上 最北端的海龟自然保护区。 海龟湾的海滩上,长着一丛丛蒲藤。每逢8月 ,蒲藤花开烂漫:粉红、嫩白、浅紫……然而,工作人员不得不定期清理蒲 藤,以免它们深扎地下的根妨碍了海龟挖坑产卵。 海龟湾的海水如蓝中透碧的琼浆。游人潜入水中,漫游海底,才离海湾 几十米,便可看到礁石四周螃蟹蹒跚,贝壳斑斓,海鱼忽闪。 最吸引人的是绿海龟。 绿海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曾经是中国沿海的常客。北起山东、南至 海南,整个中国海域都曾留下它们的足迹。然而这些年来,其他海域已经鲜 见海龟的身影,只有在这里,每年6—9月间,常能看到绿海龟坚持上岸产卵 。有时,笨重如牛的海龟,会在游客面前喘着粗气,两只脚蹼把笨拙的壳甲 和身体划向大海,留下两串沉重的脚印。游客尾随它潜入蔚蓝的海水,就能 看到它一接触到海水,却变得格外灵活起来,忽上忽下地扇动两蹼,仿如翱 翔天空的大鸟。 据科学家考证,千百年来,海龟一直在这里的海滩产卵。幼龟出壳后蹒 跚离开沙滩下海,20多年后又洄游海龟湾产卵。这里就像它生命坐标的原点 ,不管游到多远,几十年后,在繁殖季节,它总能顺着洋流回到出生地,找 到海龟湾,乘着黑夜爬上海滩产卵,产完卵后便回到海里……一代又一代, 一群群海龟重复着它们的生命轨迹。 6—9月是产卵季节,海龟在夜幕掩护下缩头缩脑地爬上沙滩,挖坑产卵 ,折腾数小时后回到大海。在产卵前,只要稍微有些风吹草动,海龟立马掉 头就走;然而,一旦开始产卵,即便你轻拍龟壳,它也纹丝不动。有专家笑 称,这是海龟陷入产卵的昏迷状态。海龟产下100多颗乒乓球般大小的软壳 蛋后,一一用沙子埋好,才返回海中。有时母龟要上岸几次,才能产卵完毕 。 海龟湾设有海龟养育池。这并非只为了让人们随时可以看到这种珍奇的 生物,而主要是为了保护它们。 在浩瀚的大海中,成年海龟几乎没有什么天敌,但是幼龟的成活率却不 高。有专家估计,幼龟只有千分之一的存活率。因为,出壳几个月的小海龟 只有稚嫩的甲壳,尚不足以抵御天敌,沙蟹的大钳和海鸟的尖嘴足以让它粉 身碎骨。这里收养着成百上千的幼龟,经人工喂养稍大后才投放人大海。 历年来收养的数千只海龟,静静地躺在养育池中,有幼龟、一年龟、二 年龟、三年龟……九年龟、成年龟。不同年龄的海龟分别隔养在池子里,有 的懒懒地一动不动地闭目养神,有的悠闲自得地向前爬动,手掌形的腿支撑 着笨重的身躯,憨憨的样子十分可爱。 中科院院士赵尔宓参观这里后,欣然题词:中华第一,海龟之福。 P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