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细节

管理的细节
作者: 任俊正
出版社: 中国发展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1.00
折扣购买: 管理的细节
ISBN: 9787517703181

作者简介

任俊正,中国人民大学博士。10余年来,持续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烟草、吉林煤炭、广西有色、东华科技、创源市政等不同性质的企业提供战略及投资咨询服务,为美丽乡村网、先锋营等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企业提供创业咨询服务,曾被评为价值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百强专家。现为北京至元动力管理咨询公司创始合伙人。

内容简介

近期我参加了好几个企业的会议。这些企业都是 相对民主的公司,这些会议也都是相对民主的会议。 可是,我发现开会的时候,与会者谈着谈着就不知谈 到什么地方去了,有销售经理讲市场中故事的,也有 人力资源抱怨招聘难的。总之,谈着谈着就把会议当 成朋友聊天了。 与一位经理谈考核指标,会议安排的是一项一项 地谈。先谈该指标客观数据,如销售收入,再谈本季 度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再谈下一季度的工作计划。 这位经理一上来就说:“老总,我把我的情况汇报一 下。”说完之后,没想到他又说:“这次这几个指标 完成的整体还是不错的,还有一些问题,譬如上次山 东那个客户,老总你也去过,马上要谈下来,可还是 没有定下来。”老总急切地问:“怎么回事?”话题 就自然变了,以至于变到了山东人的酒量,有的能喝 有的不能喝等等,离题万里了。到最后,老总还是总 结了一下,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你们还是得 抓紧,否则没有市场就完了。”就这样,本来要谈考 核呢,最后歪到了别的事情上。 无独有偶,有次我还是到这个企业去,正好又碰 上他们开会,这次谈的是市场问题。本来安排的是谈 市场渠道的事情,可这位经理发言时,谈着谈着就由 经销商激励的问题谈到了员工激励的问题上了。他不 客气地指出:“人力资源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 营销人员的激励还是要切合企业实际,关键是切合业 务特点。”这样的发言,立即得到很多人的附和。 这种会议在公司小的时候还可以理解,反正就是 那几个人、那么点事,谈着谈着成了头脑风暴会议也 没有关系,不至于影响大局。但当公司规模逐步增大 的时候,还按这种方式开会,必然会形成一种语言上 的“巧妙推诿”。本来问题出在甲身上,结果谈着谈 着变成了对乙的批判会,这时会说的就比不会说的要 有优势。这种巧妙推诿是隐性的,是不知不觉的,转 折得没有痕迹,并且所有人似乎都不是有意的,结果 却是该解决的事情没有解决。议而不决往往就是这个 原因。 这位老总向我抱怨员工执行力差,苦笑着说:“ 强调了好多次的事情,结果还是执行不了。”那位销 售经理也跟着附和:“我们的管理能力跟不上老总的 思维,还得加把劲努力啊。”老总笑而不语,散发出 很有优越感的气场。 我开玩笑地讲:“用谈恋爱的口吻谈工作,当然 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工作就是工作,会议就是会议。我经常强调要用 管理语言而不是艺术语言描述管理问题。管理语言讲 求的是基于事实的量化管理。基于事实,就是要针对 某一特定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量化是要用量化的语 言或类似量化的处理方式来反映问题。譬如,我今年 完成的任务是多少、是否完成了指标、完成了多少、 原因是什么、行动计划是什么样等等。 人的语言表达,常常基于两种逻辑。一种是事实 逻辑,就像几何论证一样,因为所以,也就是人们常 说的“一是一,二是二”,干干脆脆。理工科背景的 人,常常会这样。持这种逻辑的人,往往思维缜密, 但也会显得呆板,有时会出力不讨好。第二种是情感 逻辑,也就是沿着人的情绪意识流,让你的情感沿着 他的思维流动。譬如,知道你关心什么,所以在谈论 事情的时候慢慢往你关心的方向上转,转着转着就转 到另外一件事情上了。情侣在一起说情话,看似热火 朝天,但说了些什么呢?事后可能未必能整理出来, 但里面的确传达了情感。事实逻辑往往真实,情感逻 辑往往感人。 公司的事情本来就是相互交织的、一环套一环的 ,一件事本身可能就连着另一件事,很难说哪种逻辑 好或坏,但作为管理者却要小心防范下属情感逻辑的 泛滥。过分讲究事实逻辑的人,往往会令人讨厌。譬 如公司现在明明处于危机之中,老板为了激励士气, 可能会来一番慷慨陈词。这时如果一哥儿们,摆事实 、讲道理,硬是要给你证明公司的状况不是老板所说 的那样,老板可能会气得把胡子吹掉。如果老板想趁 机悄无声息地把话题变一下,他却还丁是丁、卯是卯 地抓住不放,老板可能连开除他的心都有。如果是一 位讲求情感逻辑的人,看着老板脸上表情的变化,不 露声色地把话题转向老板喜欢的方向,可能会让老板 “龙颜大悦”。但是作为管理者,老板还得小心情感 逻辑的泛滥。如果管理者的感性悄无声息地战胜理性 ,错误决策的种子会就此埋下。 再回到开会上。开会时,会议主持既要防止气氛 过于呆板、不够热烈,更要防止热烈过度,情感逻辑 压倒事实逻辑。多尊重事实逻辑还是要好点。 开会时要把握三个基本要点。一是会议要有议题 。不论是事实逻辑还是情感逻辑,都要以议题为中心 ,不能偏得太远,偏了就要拉回来。据我观察,六成 喜欢跑题的人实际上是在巧妙逃避责任。二是会议要 有结果。结果就是要尽可能基于事实的量化语言描述 ,做什么、谁来做、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结果可以是 问题的答案,也可以是“暂时休庭,择日宣判”,但 得有结果。三是会后得有检查。会后要有人跟踪,有 人统计。这实际上是要求建立起一套会议报告体系。 P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