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第131辑
作者简介
主编吴敬琏,是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著名市场经济学者、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历届总理的座上宾。
内容简介
对经济设计中的社会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 马克·弗勒拜伊 ? ? ? 1. 经济学和博弈论中的社会互动 经济学和社会学之间一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社会学家倾向于从经济人的视角来理解经济学家的研究, 并认为他们自己在分析社会互动时更加重视权力关系 ( Coleman, 1994) 。 然而, 经济学家其实一直对社会互动和权力感兴趣,并且这些研究领域取得的实质性发展应当归功于经济学家和博弈论学家。 对策略互动 ( 也就是博弈论) 、 简单博弈中的权力度量 ( Felsenthal and Machover,1998) 、 模仿效应和寻求地位的分析 ( 前者如 Durlauf, 2001; 后者如 Frank,1985) , 对网络结构的研究 ( 如 Jackson, 2008) 、 身份问题的考虑 ( 如 Akerlof and Kranton, 2000) , 以及对其他一些类似主题的研究, 都已经非常充分, 而且十分具有启发性和影响力。 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 就业和婚姻状况、 职业声望、 社区生活质量都会产生强有力的影响 ( Layard, 2005) ,这显然否定了普通人是自利的物质主义者的观点。 2. 关注资源的公平理论 然而, 我最熟悉的领域, 社会选择和公平分配理论 ( Arrow、 Sen 和 Suzumura 在 1999—2011 主编的 《 社会选择和福利手册》 对此进行了总结) 并没有充分考虑社会互动。 社会选择理论的最初模型, 比如阿罗 ( Arrow, 1951) 的开创性研究, 要么是纯粹抽象意义上的选择 ( “ 备择” ) , 要么是包含普通商品和标准消费者偏好的消费者模型。 科尔姆 ( Kolm, 1972 ) 、 穆兰和汤姆森(Moulin and Thomson, 1997) 的著作提出了公平分配模型, 这一模型侧重于各类资源的配置, 包括私人品或公共品、 可分割品或不可分割品、 涉及或不涉及生产, 但从未直接考虑社会互动的影响。 我关注的模型 ( Fleurbaey, 2008;Fleurbaey and Maniquet, 2011) 虽然包含了不可转让的物品和 ( 可转让的) 货币, 或者在不平等的技能条件下生产的私人品, 但同样不包含能够有意义地代表社会互动的内容。 这有点令人沮丧, 因为如果有人认为公平理论属于广义正义论的重要分支, 他肯定认为社会互动应该是相当重要的。 3. 哲学更好吗? 事实上, 纵观作为社会选择和公平的重要灵感来源的正义论哲学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 哲学家往往满足于用一种类似经济人的视角解释社会现象。 以罗纳德·德沃金 ( Ronald Dworkin, 2000) 为例, 他的资源平等理论在一个假想的保险市场中得到了验证。 在这个市场中, 个人会为那些在现实市场中通常不可投保的风险购买保险, 而真实的再分配机制在试图模仿这个假想市场的结果。 这就是干巴巴的市场均衡方法, 在他的理论中不存在具体的社会关系。 约翰·罗尔斯 ( John Rawls, 1971) 的理论更复杂, 因为他把基本自由放在正义原则的首位, 还认为某些 “ 物品” 中蕴含了 “ 特权和权力” 以及 “ 自尊的社会基础” 。 不过, 总的来说, 他的方法仍然以资源为中心, 并以 “ 物品” 为理论基础。 有趣的是, 即使写出了许多关于权力和社会关系著作的迈克尔·沃尔泽 ( Michael Walzer, 1983) 也认为, 他的研究 “ 领域” 是某些被分配的 “ 物品” , 权力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些哲学家, 比如伊丽莎白·安德森 ( Elizabeth Anderson, 1999) 和塞缪尔·谢弗勒 ( Samuel Scheffler, 2005) , 是真心想脱离这个以物品为对象的分析框架, 从尊重每个社会成员基本尊严和平等的社会关系角度阐述他们的理 论 ( 另见 Wolff, 1998) 。 他们有些走过了头, 因为他们拒绝接受社会正义的核心是物品的分配, 他们希望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定义社会正义。 这看起来有些过了, 因为我们不能完全忽视资源的分配, 也不能仅以派生的角度看待资源的分配。 此外, 他们只从社会互动角度描述的社会正义仍然相当模糊和抽象。 人们很容易将他们的研究理解为关注关系品 ( relation goods) 的分配, 而这正是他们想要避免的误解。 紧跟经济学发展前沿趋势 为理解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分析和启发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