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果巷到四牌楼/东南大学教育人物丛书

从青果巷到四牌楼/东南大学教育人物丛书
作者: 恽瑛|总主编:时巨涛//李霄翔
出版社: 东南大学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75.60
折扣购买: 从青果巷到四牌楼/东南大学教育人物丛书
ISBN: 978756418426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青果巷的常州世家 “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在常州老城区 中部偏南之处,市河自西水关入,一路向东曲折蜿蜒,至 东坡公园出。这条市河两岸的地段,是十六世纪后半期船 舶云集之地,因多有果品集散,故有“千果”之称。而江 南水乡的人们口音轻柔和缓,“千”“青”二字不甚明辨 ,于是这英才辈出的古街区,便有了“青果巷”之名。 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东至琢初桥西通南大街) ,这条长不足千米的小巷,却先后走出了数百位文武英才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曾录制了专题影片《青 果巷印象》。仅仅片头,便信手拈来地举出了“文武兼备 的民族英雄唐荆川、被誉为非常之人的实业巨子盛宣怀、 革命先驱瞿秋白和张太雷、新中国首任司法部长史良、法 学名家张志让、有着‘小报鼻祖,之称的中国谴责小说第 一人李伯元、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以绘画鲤鱼著称的吴 青霞、把常州画派传到大西北的曾杏绯、国学大师赵元任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纺织大王刘国钧”等历史文化名 人,五百年历史的青果巷,也因此获得了“开吴之地,名 士之城”的美誉。而温婉如玉的常州,也因青果巷而成了 群星璀璨的长三角中颇为明亮的一颗星。 1925年,我出生在青果巷中的松健堂(今青果巷12号 ),有幸成为南恽第72代传人,而延续先贤对民族文化事 业的孜孜奉献,自然也是我辈的责任。 曾祖:抗日护国的士绅“隐者” 恽氏血脉可上溯到公元元年前后,其悠久的历史,作 为后人的我也不能不为之惊叹。据相关人士考据,恽氏始 祖讳子冬,字贞道,生于汉永光辛巳(公元前40年),卒 于汉建武戊子(公元28年)八月八日,因避难-改其父杨 恽之名为姓,隐居于毗陵之千秋乡(今常州新北区孟河镇 ),其子孙世代居住于此。传至第45世,恽氏建立了上店 (今常州马杭镇附近)南分恽氏(即南恽),我属于恽氏 上店南分57世大房镃公派的后人。 如果问今天常州高级中学的孩子,学校历史上有哪些 大人物,他们一定会骄傲地回答说,“常州三杰”中的瞿 秋白、张太雷都是该校的校友;但如果问起母校的创始人 ,他们或许会挠挠头,向你报以不好意思的笑容。“常州 三杰”中的张太雷是我母亲的堂弟,恽代英是障氏第70世 传人,这些我们暂且不谈,我的曾祖父——恽祖祁——这 个名字虽不若“三杰”般如雷贯耳,却同样值得后人铭记 。 恽氏第69代传人恽祖祁,原名祖源,字心耘,晚号莱 叟,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生于江苏武进。我小时常 听母亲聊曾祖的趣事:这位以治家严谨节约著称的家长, 往往要求族人吃饭时不浪费一粒粮食,自己却将吃剩的饭 倒入子孙的碗里,令他们代自己“消灭”掉。你大概不会 想到,做出这样让人忍俊不禁行为的恽祖祁,却是一位宁 可丢掉乌纱帽,也要抵制日本侵略者、保卫祖国领土主权 的爱国官员。 1894年,中国东部海面上的硝烟还未散尽,清朝“远 ”字号战舰的残骸还未沉淀海底,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