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奖牌背后的故事)

登顶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奖牌背后的故事)
作者: 编者: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责编:戎颖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
原售价: 34.00
折扣价: 25.90
折扣购买: 登顶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奖牌背后的故事)
ISBN: 978751674329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5次参赛,终夺首金。2019年8月27日,俄罗斯喀山, 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的冠军领奖台上,中 国选手黄晓呈高举国旗,单膝跪地,低头迎接这枚来之不 易的金牌。这是我国技能选手在数控车项目上金牌零的突 破,为此中国队等了整整10年。 2019年刚满22岁的黄晓呈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市的一个 农村家庭,父母开了一家制衣小作坊供他和两个姐姐读书 ,常常忙到晚上一两点。 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黄晓呈从小被寄予厚望,“要 好好读书,将来考一个好大学”。不曾想,沉迷游戏让原 本名列前茅的黄晓呈成绩一落千丈,中考考得一塌糊涂。 “差一点的高中就差一点吧,没有更好的路”,黄晓呈心 情沉重。 “要不去读技校吧”,当教师的小姨给了黄晓呈建议 ,这时正值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截止报名的最后一天上午 。亲朋好友七嘴八舌,纷纷反对他读技校,黄晓呈沉默不 语。 中午,父母一如往常,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一 个人坐在早已习惯了的空空荡荡的饭桌上,黄晓呈内心又 起了波澜,“学一门技术早点出来打工吧”“要早点让父 母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与其三年后做决定,不如现在决 定”……就这样,黄晓呈匆匆地踏上了上技校学技能的路 。 可是,有一年多的时间,黄晓呈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 自己读了技校,“技校生不如大学生”的观念深入人心, 黄晓呈也感觉自己低人一等。 像是背了“耻辱柱”,一点一滴的小事他都认真做。 刚入学时学的东西少,很基础,训练也只是做些小零件, 枯燥、乏味,可黄晓呈却保持着积极和热情,一有空就跑 去看书,他又成了班里名列前茅的优等生。 “要改变,这个是最迫切的想法。”黄晓呈说,他迫 切地要改变自身的不足,改变消沉的状态,改变家庭的境 遇…… 黄晓呈最早接触比赛是在2015年考入数控集训队时。 为了选拔好苗子备战世界技能大赛,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搭建了完善的技能集训梯队,建立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以赛促研的竞技机制。 ’ 酷热的车间,层层的考试选拔,每天训练十几个小时 ,全年几乎无休,很多人坚持不下去,活泼好动的人更是 耐不住性子。一年后,70多人的竞赛班最后只剩下了10个 人。在进一步分配项目备战世赛时,黄晓呈因优异的成绩 、技术能力和细心、沉稳的性格被教练们挑去了数控车项 目。 数控车项目需要选手根据图纸要求,调整切削参数, 选择最佳的金属切削工艺,用计算机和机床做出精度胜似 艺术品的复杂零件。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学习还是训练, 都需要选手具备超乎常人的细心、耐心。当时,中国代表 团已经连续三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数控车项目,因质量和 精度未能达到世赛标准始终无缘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