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写给孩子的一封信(陪女儿说说话)+(陪儿子说说话)(全二册)
作者简介
菲力浦·切斯特菲尔德是18世纪英国的政治家、外交家、作家和教育家,有着渊博且深远的见识,很受同时代重要人物的赞赏。他在担任荷兰大使一职时,因为撰写《爸爸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而闻名,成为与卡尔.威特齐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信中以温暖的语调和自己的人生经验,来引导孩子正确的人生方向,并感动了全世界千万读者的心。
内容简介
不要将情绪挂在脸上 日常生活中,在待人接物方面有一点千万要记住,就是不要轻易地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 不要轻易地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这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方面是很重要的修养。譬如:有人对你说了不中听的话,就立刻脸色大变;或者听了好听的话,表情马上就变得很高兴,这都不是稳重的仪态。那样的举动会令对方觉得你是一个容易被左右的人,心术不正的人就常利用这种人性的弱点来达到目的。 如果你是一个容易将情绪表现在外的人,不要说那是天生的性格使然,而是要抱定决心,试着努力成为一个稳重的人。 要爸爸告诉你秘诀吗? 爸爸在生气时,并不会当场以充满愤怒的声音来反驳对方,我会花一点儿时间让心情先稳定下来;同时尽可能地不要将愤怒表现在脸上。爸爸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这个方法,所以现在无论面对多么不愉快的情况,我也不会表露出太多的情绪在脸上。 相反地,如果别人轻易地将情绪表露出来,你也不可因此而利用别人,应该要试着改变立场来想一想并请先耐心地等待对方稳住情绪吧! 为人诚实,并充满自信 常常与人交谈或讨论,可以使你勇于在大众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哦! 通过交谈和讨论可以让我们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主张。当你在学习新的事物时,不论是通过书本或是老师的教导,多与亲朋好友讨论,可以让新知识吸收得更快。换句话说,多与他人讨论不但可以帮你解惑,也是*的学习方式,而且,通过交谈还可让你对自己的疑惑,有更清楚的认知哦! 当我们跟周遭的朋友讨论书本内容或是新闻时,不但能让自己吸收新的知识,还可接触到完全不同的观点,又能观察别人说话时的神情,并且从中学习说话的艺术,例如,不要不懂装懂或是说些毫无意义的话等。 常常与人交谈、讨论,也可训练自己如何在大众面前清楚地表达内心的想法。不过,说话时的语气,千万不能像是老师在教导学生哦!就算对方是自己的朋友也一样,最好事先想好你要用什么方式传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开始进行沟通;避免使用老师教导学生的语气,才是良好的沟通技巧。 从现在开始,爸爸希望你能以既真诚又充满自信的态度与人交谈,并且尽情享受说话的乐趣。啊!不如我们全家人今天好好地聚一聚,讨论一下每个成员可以做哪些让这个家更幸福的事情好了,你觉得呢? 从银屏热播剧《小爸爸》播出,到“亲子秀”节目彻底打响,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爸爸回来了》、青海卫视《老爸老妈看我的》、陕西卫视《好爸爸坏爸爸》全体发力。社会越来越意识到爸爸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取代的作用。 在国内,普遍以母亲为育儿主体的环境下,父亲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更不会完整的伴着孩子成长。 但无论是在电视剧还是在娱乐节目里,父亲与孩子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时而让我们爆笑,时而又让我们不禁落泪。父子之间、父女之间的情感激发都从互相陪着开始。陪着陪着,不知道怎么就被孩子的某句话、某个动作、某件事温暖了,他是不自觉的而你就这么自然而然的就感受到了。 《陪孩子说说话》道出了父亲对孩子成长的期许,当孩子不再追着你问“爸爸去哪儿?”证明,他真的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