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越简单越实用

经济学越简单越实用
作者: 编者:栾振芳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9.90
折扣购买: 经济学越简单越实用
ISBN: 978751137497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市场也有失去效力的时候 一个失业的煤矿工人的儿子问妈妈说:“现在天 气这样冷,你为什么不生火炉?” 妈妈答道:“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爸现在失业 ,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 “因为煤生产太多了。”据报道,在大危机期间 ,许多**大量地炸毁炼铁高炉,美国毁掉92座,英 国毁掉28座,法国毁掉10座。在资本主义**发生经 济危机的时候,一方面,大量商品堆积如山,卖不出 去。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量农场 主叫喊生产过剩,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 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人密西西比河,使 这条河变成“银河”,把棉花、布匹烧掉。但另一方 面,*益增多的失业工人家庭正在为得不到必要的食 物而犯愁。 1973年的经济危机时期,英国单是伦敦一座城市 ,就有10万套新房空置卖不出去,*本的汽车库存达 到100万辆以上,电视机库存超过需求量的一倍以上 。同时设在美国的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特西里 牛奶公司,把38000多加仑的优质鲜牛奶倒入了臭水 沟。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量的工人失业,在 业工人的实际工资急剧下降,购买能力不断丧失,生 活贫困。 由此,提出一个问题:煤和牛奶是不是真的过剩 ?牛奶过剩为什么一定得倒掉呢? “倒牛奶”是因为市场失灵。市场是一种资源配 置的好办法,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有效率。但市场 机制不是**的,它不可能有效地调节人们经济生活 的所有领域,此时就有了市场失灵。经济危机发生时 牛奶的价格太低,而农场主为了维护较高的价格,宁 愿倒掉牛奶,等待价格回升再重新生产。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 的情况,或者说市场机制的某种障碍造成配置失误或 生产要素的浪费性使用。1929—1932年经济大危机就 是一次典型的市场失灵。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 水平,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 万家企业破产。 20世纪20年代末的一场经济危机宣告了古典经济 学“市场神话”的终结,“市场失灵”这一经济术语 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广泛使用。市场失灵是由于某些因 素的存在使得价格机制在调节经济的同时也会带来许 多副作用,使市场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些导致 市场失灵的因素主要有:外部性、公共物品、收入分 配不均等。 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市场失灵都会以如此**的 形式出现的,市场失灵存在一个缓慢的由量变到质变 的发展变化过程。我们生活中不少问题也是由市场失 灵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