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综合知识·中学

2023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综合知识·中学
作者: 编者:中公教育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责编:夏丹
出版社: 世图出版公司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9.14
折扣购买: 2023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综合知识·中学
ISBN: 9787510084041

作者简介

中公教育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是中公教育旗下专门研究教师招聘考试研究与辅导的专门结构,多年来始终坚持“学员第一”的理念,汇聚了数十位兢兢业业的辅导与研究者,坚持紧扣考试自主研发。

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 ?教?育?学 |考情简报| 部分简介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试卷中,考查教育学的试题分值占比为50%~60%,所有题型均有涉及。 教育学部分是教育综合知识试卷中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教育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知识分布广泛,共包含十三章内容,其中,考查频率相对较高的是第一章至第四章、第六章和第七章。本部分内容较多,考生要对常考点反复识记,并结合真题和模拟题进行强化。 考题分布 以2022年试题为例,各章内容所占题量及分值如下图所示。 上图仅为考生提供参考,每年的试题考查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考生在复习各章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及历年试题,合理安排复习。 备考重难点 1.理解不同社会的教育的特征,对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著作及其地位正确匹配。 2.结合实例、名言、俗语等辨别所体现的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动因,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德育原则、德育方法等。 3.理解学生观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育,掌握教师职业特点及专业发展的相关内容。 4.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研究方法的类型与应用。 第一章?教?育 第一节?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形态 教育形态是指由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依据教育活动的规范程度、存在形式和存在范围等,可以对教育形态进行不同的分类。 考点1?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 根据教育活动的规范程度,教育形态可分为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 正规教育是指由教育部门认可的教育机构(学校)提供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由专职人员承担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其特点是统一性、连续性、标准化和制度化。 非正规教育是指在正规教育体制以外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和培训活动。 考点2?实体教育与虚拟教育 根据教育现象在时空中存在的形态,教育形态可分为实体教育和虚拟教育。 实体教育就是具备承担教育者角色的人在具体的现实环境中对那些有学习需要的人的身心施加适当的影响的活动。 虚拟教育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的限制,是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空间为媒介而展开的一种教育形态。 考点3?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从教育活动的存在范围看,教育形态可分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社会生活影响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从狭义上讲则是指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社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原始社会人们定期举行的各种宗教仪式或者各种礼仪活动,都具有社会教育的意义。 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方面,更是学校教育无法取代的。 学校教育即社会通过学校对学习者的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学习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典型例题?(2021·统考·单选)下列关于教育形态的认识,错误的是(??)。 A.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无法取代的 B.社会教育是伴随阶级社会产生而产生的 C.虚拟教育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D.非正规教育是有组织的系统教育活动 【答案】B。 三、教育的属性 考点1?教育的本质属性(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动物界没有教育。社会性和意识性是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典型例题?1.(2017·统考·单选)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集中体现在(??)。 A.为人类社会所特有 B.培养人 C.具有历史性 D.起源于劳动 【答案】B。 2.(2018·统考·判断)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答案】√。 考点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特点。例如,西汉初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 3.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能动作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1)教育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每个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传承与接续的关系,后一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时期的教育的继承与发展。例如,《三字经》等古代优秀著作,我们现在仍在学习;“长善救失”这一教学原则未因时代变迁而被丢弃。 (2)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可能“超前”或“落后”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例如,信息社会的“教育先行”要求教育面向未来,在适应现有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 4.生产性 教育的生产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②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③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5.长期性 教育的长期性是指无论从一个教育活动完成的角度,还是从一个个体的教育生长的角度,其时间周期都比较长。例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6.民族性 教育的民族性是指教育是在具体的民族或国家中进行的,无论是在思想、制度方面,还是在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都有其民族性的特征。教育的民族性特别表现在教师运用民族语言教学、传授本民族生产生活方式、传授本民族的文化心理等方面。 1.【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2.【命题角度】 (1)直接考查教育的本质属性、人类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教育。 3.【易混易错】“五不是”原则:老母鸡带小鸡,妈妈哺乳不容易,初生婴儿把奶吸,同学教我把人欺,偶然受伤学道理,这些都不是教育。 (1)动物的学习、动物之间的哺育不是教育。例如,幼猴学跳跃、母鸡带小鸡。 (2)日常的“抚养”“养育”不是教育。例如,妈妈给孩子哺乳是为了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 (3)人的先天本能不是教育。例如,新生儿吮吸母乳、膝跳反射。 (4)机械的灌输、错误观念的影响不是教育。例如,爸爸训练孩子以牙还牙报复欺侮者。 (5)无目的的偶然影响不是教育。例如,孩子偶然把手伸到火苗上被灼伤而获得相关知识。 ?典型例题?(2016·统考·单选)教育相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下列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A.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无关 B.教育具有自身规律,不会受政治制度的影响 C.教育不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D.教育要先行,可以超前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D。 四、教育的基本要素 关于教育的基本要素,说法不一,这里主要介绍常见的教育的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 考点1?教育的三要素说 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教育媒介、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二者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主体。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广义的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态度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既包括教育管理人员、专职和兼职教师,也包括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以及学生自己。 狭义的教育者是指专门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即教师。学校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学习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以学为职责的人。广义的受教育者指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狭义的受教育者指教师“教”的对象,即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3.教育影响(教育媒介、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影响是指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它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教育影响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从形式上说,教育影响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 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是教育者和学习者互动的媒介,也是教育者借以实现教育意图、学习者借以实现发展目标的媒介。其中,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 ?典型例题?(2018·统考·单选)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A.教育影响 B.教育手段 C.教育物资 D.教育内容 【答案】A。 考点2?教育的四要素说 教育作为促进人类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1)教育者——教育活动中教的主体。 (2)学习者——教育活动中学的主体。 (3)教育内容——教育活动中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 (4)教育手段——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 ?典型例题?(2021·统考·单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综合知识·中学》是中公教育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研发团队在深入研究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和真题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本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1.权威出处+透彻讲解,助力提升理论素养 (1)立足考情,参阅权威教科书,确保知识点全面、准确。 (2)与时俱进,把握命题新思想,深挖命题趋势新变化。 (3)授人以渔,注重理解性学习,确保提升核心职业能力。 2.真题实例+高分点睛,助力摸清命题规律 (1)新增真题范例,助力考生深入理解考点。本书在讲解高频考点或易错易混知识点时,加入真题范例,并用楷体呈现。利用“理论+实例”模式,做到详尽透彻地讲解核心考点,帮助考生快速理解理论知识,把握真题的命题风格。 (2)新增“高分点睛”模块,助力考生摸清考试规律。本书总结了重要考点的常考题型、命题角度,整理易错易混知识及部分考点的识记技巧,帮助考生迅速了解考点的考查形式,有针对性地复习,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