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什么(精)/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
作者简介
胡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中国传统哲学、中国近现代哲学与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知识论等。著有《金岳霖》 《知识论引论》 《道与真》 《分析哲学在中国》 《知识论》 《燕园哲思录》 《中国儒学史· 现代卷》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中国现代直觉论研究》等。另发表约一百八十余篇学术论文。
内容简介
2 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在上面,我们说明了哲学的永恒主题是人。人是 什么?人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如何才能过上美好 的生活?这些问题便是哲学所要思索和回答的。什么 样的生活才是人的生活?人的生活要怎么样才能有价 值?是哲学中的重大问题。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经说 过:“哲学!人生的导师,至善的良友,罪恶的劲敌 ,假使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学习哲学肯定不 能为你提供生活中所需要的柴米油盐酱醋及其他的生 活必需品。当然生活并不仅仅意味着就是这些东西, 它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你如果要想使自己的生活更 为丰富、更为幸福、更为美好,那么哲学是少不了的 。哲学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保障。哲学并不神秘,也不 高深莫测,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关于我们 生活的学问或艺术。 可以说,想过美好的或幸福的生活几乎是每个人 的追求或愿望。那么什么是美好的或幸福的生活呢? 有人认为,有一份薪水颇丰的工作,身体健康, 在山清水秀的处所有一套豪华的别墅,能与心心相印 善解人意的爱人长相厮守,过着物质方面无忧无虑的 生活,这样的生活在他们看来无疑就是最幸福的生活 了。毋庸置疑,对幸福生活的这一看法,有其合理性 。物质生活确然是幸福生活的一种必要的因素,人们 有权享受物质生活所带来的种种利益。现代社会中的 人们几乎都是以物质生活的指标来衡量生活是否达到 “小康”生活水平。这种看待生活的态度在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的现代社会中是相当普遍的。经济建设和自 然科学在现代社会现象中占据着中心的位置,由此形 成的比较流行的看法就是要以经济生活的参数来衡量 生活的质量,要以具有实用性的科学方法作为评估生 活幸福程度的尺度。但事实告诉我们,即便有了充裕 的物质生活,我们也不一定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贾宝玉,整日为金屋秀榻锦衣玉 食如云的美女所包围,在时下的很多人看来,应该是 很幸福的。然而贾宝玉到头来却选择了出家这一条道 路。因为在大观园中,他身受封建礼教的重压,爱情 生活的缠绕,给他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无穷的苦恼。在 这样的环境之下,他或者发疯,或者自杀,或者就是 出家。最终,他不得已选择了出家这一条道路。这说 明,生活的幸福并不决定于外在的环境。 释迦牟尼出家前为王子,应该说在物质方面是应 有尽有,这在其他人看来就是一种令人艳羡的无忧无 虑的幸福生活了。但释迦牟尼并不如此看,充裕的物 质生活并不意味着幸福。有一天他驾车出游四门,在 东南西三门的路上先后遇着老人、病人和死尸,亲眼 看到那些衰老的人、消瘦的人及其他种种凄惨的景象 。这使他异常的感伤和烦恼。最后从在北门外遇见的 一个出家的沙门那里,他认识到只有出家才可以解脱 生老病死种种束缚。于是他独自走向伽耶城外的毕钵 罗树下静坐思考如何摆脱人生的种种痛苦,终于在天 将破晓时恍然大悟,确信自己已经通达了人生的真谛 ,拔除了人生烦恼的根源。他在悟道之后独自在树下 徘徊多日,享受着解脱三昧的无上乐趣。王宫中的生 活并不能使释迦牟尼感觉到巨大的幸福,却给他带来 不少的痛苦。真正的幸福只有在精神世界中才能寻找 得到,只有在静坐思考中通达了人生的真谛、拔除了 产生人生种种痛苦的根源之后才有可能过上幸福的生 活。可见幸福首先是人对生活的一种看法,是人对生 活的一种态度。如果你对生活的幸福或痛苦有了某一 种看法或态度,那么你也就有了精神生活,你也就对 自己的精神生活有了自觉。不错,精神生活越丰富, 你的痛苦可能会越多,但同时你能够感受到的幸福也 就越多。没有痛苦也就没有幸福。幸福生活的出现也 同时意味着痛苦的消失。 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梁漱溟年幼时就很执著地追 求幸福的生活。原以为幸福生活决定于外在的世界。 有一次他问家中终日辛苦劳作的保姆,她的生活苦还 是不苦,保姆答道:“不苦啊!”这一回答使梁漱溟 幡然醒悟,意识到所谓的幸福生活并不存在于外在世 界之中,幸福原本就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看法。物质 生活的充裕虽然重要,但对于人的幸福而言最重要的 是精神世界。于是他便沉溺于佛学典籍,想在其中寻 找生活的真谛,抛却青春期的无限烦恼。如果我们有 着崇高伟大的精神世界,那么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什 么时候都能感觉到幸福或美好的生活。若如此,则幸 福或善或美便会无处不在。宋明理学家叫人寻找所谓 的“孔颜乐处”,事实上要人寻找的就是使人达到一 种崇高伟大的精神世界。得到了这一境界,也就得到 了生活的幸福或乐处。颜回就是处于这样的境界中的 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 可见,关于什么是幸福或善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更罔论怎么样追求幸福生活这一更为复杂的哲学问 题。 P68-72 畅销10年,风靡中国,销量突破100万册!学界权威,心血之作,名家智慧,深入浅出。听名师之言,再论人生所向! 《哲学是什么》把哲学和人生问题紧紧关联,使哲学跳出了学院的狭窄圈子,成为人生必不可少的向导;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把艰深的哲学转化为普通人都能接受的知识和道理,可读性强。内含80多幅插图,既丰富了阅读的视觉效果,更使抽象的哲学知识变得具象、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