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学方法运用训练
作者简介
胡逢祥,浙江诸暨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二级),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学术思想史、历史文献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史学思潮与流派》(3卷本)、《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发表专业论文近百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文献的调查、整理和研究(1900-1949)”。参与编写《中国历代宰相大辞典》(副主编)、《南朝五史辞典》(副主编)、《中国学术名著大辞典》(分科主编)、《中外历史大观》《中国文化史三百题》《上海辞典》《中国近代史学史》《史学理论大词典》《辞海》等。整理出版《王文韶日记》《王国维全集》(副主编)等。 王传,安徽合肥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历史文献学的教研与研究,出版《民国时期广东学人与中国西南研究》,编校出版《中国史学史未刊讲义四种》《陈啸江史学论文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
内容简介
本教材内容以集中讨论历史文献学的方法运用为主,目的在引导历史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和硕士研究生尽快了解并学会搜集、阅读理解和运用历史文献的基本路径与方法。目前尚未见此类教材。 ●比较以往出版的文献学教材,本教材的内容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1、除扼要简述原有文献学基本知识外,将着重系统说明近20年来历史文献的新发现、重要史料集,以及文献收集和利用的新趋势。2、所述历史文献除古文献外,还根据近年历史研究发展的趋势,较多涉及中国近现代史文献、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资料、口述史料和新发掘出版的档案资料及其处理方法等。3、从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出发,在教学中加大注入实践训练的比重,以边教边学边练习的方法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本教材的著述架构。除引言外,分六章;一、历史文献概述(包括历史文献的范围与类别、传世文献的积存和分布现状两节);二、文献学的基本方法(包括版本学知要、目录学知要、校勘学的基本内涵与方法三节);三、文献检索与搜集(包括文史工具书的利用、网络资源与文献搜索、档案文献的搜集与运用、世界史文献的采集初径、文献搜集训练五节);四、民间历史文献的搜访(包括民间文献的史学价值及其采集路径、民间历史文献的类别与特征、田野调查与民间文献的发掘、口述史料的记录与整理、民间历史文献的利用五节);五、历史文献的阅读理解(包括阅读历史文献的知识准备、历史文献的标点与注释、史源学训练、历史文献阅读训练四节);六、历史文献的运用(包括历史文献的鉴别与考证、文献资料的取舍和选用、文献要旨的分析归纳训练三节)。每章末各附相关参考书目和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