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连通伊斯坦布尔和中国西安的历史之路
作者简介
作者丽塔·亨斯(Rita Henss),德国记者、美食评论家和作家。她在《法兰克福汇报》担任编辑多年,同时以作者身份在包括德国昆特出版社在内的多家重要出版商出版了大量书籍。她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包括意大利语、俄语、荷兰语等。她的报道、照片、评论、文章和专栏也经常出现在许多德语报纸和杂志上,包括《时代周刊》《法兰克福日报》《法兰克福汇报》等。1997年,她获得了意大利航空国际奖;1999年,她被授予法兰西共和国银奖。已出版的作品除本书外还有《波罗的海国家之旅》《魅力德国之法兰克福》《亚洲》等。 译者姚月,198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1987年赴德国深造并获得德 国鲁尔大学数学系硕士学位。长期从事翻译工作,近年来翻译了德国著名作家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尔的诗集《比空气轻》、传记文学《将军和他的子女们》《动荡》,奥地利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汉斯·雅尼什的童诗集《今天我想慢吞吞》;德国当代诗人扬·瓦格纳的诗集《蜂群自画像》;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文学《人类群星闪耀时》等。
内容简介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仅仅这个世界上最古老商路的名字就足以让我们在心目中产生梦幻般的想象。在古典时代,这条道路上曾经有过满载货物的商队从中国出发,穿越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然后到达地中海沿岸的各个国家。这些货物在骡、牛、马、牦牛或骆驼的背上走完了几万公里。由于受大自然或政治形势的影响,人和动物往往每年必须寻找新的路线。于是,一张有关丝绸之路复杂多变的道路图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 丝绸之路的走向 第一支“丝绸商队”据说是在公元前100年前后去到西方。从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即现在的西安,商人们带领着几百头用来驮物的动物向地中海方向出发。这是一条唯有经验丰富的向导才能辨别方向的荒凉道路,它受到大面积的沙漠例如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在二月和六月之间,每周至少发生一次“黑沙暴”,天空瞬间变黑)以及人烟稀少的大草原和世界上极高的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的影响,而这些山脉都有高达六七千甚至八千米的山峰。那里只有很少的、大多数时候结着冰的山口能让人和动物通行,路途十分艰难。 对旅行者来说,他们一路上不仅要克服地形造成的高达80℃的温差挑战,还要防止内乱的发生和遭遇的拦路抢劫,因此,直到满载货物的商队抵达目的地,就不只是几星期或几个月的事,有时甚至需要长达几年的时间。出于对这些因素的考虑,许多商人仅仅利用丝绸之路的部分路段,他们在途中将自己的货物与其他商人进行交换。这些中转站大多建立在河畔、谷地和绿洲,而且大多数已经是稳定下来的统治者的权力所在地。这些地方后来发展成为富丽堂皇的城市,例如撒马尔罕和布哈拉。 由于受到气候、动乱或战争的影响,商队必须不断寻找新的路线。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第一条有记载的亚洲与欧洲之间的商路发展成了一个道路体系。它的“一些路线”之间经常是平行的,也会有交叉和支路。因而对历史上的这条或者说这些丝绸之路的长度和路线,如今会有不同的记载。它(它们)所经过的地区中有波斯高原和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国土。这些洲际贸易路线还经过如今的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 最早的几条由东向西的道路的主要终点,是当时已经归属罗马帝国的安条克(今位于土耳其、叙利亚边境的安塔基亚),然后从那里经海路前往威尼斯和热那亚。但也有一些紧俏商品从东方经过拜占庭和君士坦丁堡,也就是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到达意大利半岛。这些稀奇的货物和它们的陪同者走完了长达一万公里的旅程。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全书含500多幅高清摄影照片,全景再现丝绸之路从伊斯坦布尔到中国古都西安沿线的千年历史文化。 ★ 千年西域风光,万里丝路辉煌。大量精美彩色插图,领略丝绸之路沿线最为著名的千古风景、人文历史和世界遗产。 ★ 《一千零一夜》里的古老童话、东西方历史名城错综复杂的大街小巷、广阔寂寥的沙漠、浩瀚的草原、“魔鬼异世界”之景的峡谷和高耸入云的冰川雪山——本书呈现的是一场真正的丝绸之路上的奇遇旅程。 ★ 全书排版精致,图文并茂,翻开这本书,读者们可以沿着这条历史之路尽情浏览绮丽的西域风光,探访引人遐思的古迹,还可以欣赏到艺术荟萃的如今已是知名世界遗产的宫殿、石窟、清真寺、陵墓、桥梁、壁画和其他饱含岁月风霜的文物。 ★ 两千年历史与风霜,孕育出无数的璀璨文化和历史故事。阅览丝路古今,寻访神秘的古丝绸之路驿站,沉醉于西域风光和古今遗迹。 ★ 16开锁线硬壳精装,可全摊阅读,四色全彩印刷,精致烫银工艺,封面均用特种纸,内封呈现点点星光璀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