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40
折扣购买: 冬夜繁星(古典音乐与唱片札记培文通识大讲堂)
ISBN: 9787301297384
周志文,浙江人,1942年出生于湖南。台湾大学文学博士。知名散文家、小说家,音乐评论人;曾任淡江大学、台湾大学教授,捷克汉学讲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访问学人,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谁是贝多芬? 几乎没人不知道有个名叫贝多芬的人,也没有 人在其一生中不曾听过贝多芬的音乐,但是一定很 少有人进入过贝多芬的内心世界,真正地去了解他 。了解贝多芬很重要,了解贝多芬其实会对自己多 一分了解。 贝多芬不是哲学家,也不是心理分析专家,他 只是个专业的以音乐为职志的艺术家,我们顶多听 他的音乐就得了,何必要“了解”他呢?了解他对 了解自己又有什么帮助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得从好几方面着手。贝多芬 的音乐是生命的音乐,如果不了解他的生命,是无 法充分了解他的音乐的。其次,他的音乐中表现的 生命,不论素材与过程都十分切合我们一般人,譬 如说,我们的生命充满了忧苦与欢乐,每当忧苦时 我们想超越,每当欢乐时我们想提升,贝多芬的音 乐,表现的就是这些事。贝多芬的音乐代表了他的 生命,了解贝多芬的生命有助于了解我们自己。 在说明贝多芬的音乐之前,我们先谈一下贝多 芬音乐的特色,我想先用其他例子来说明比较清楚 。大家都知道欧洲在十四世纪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很 重要的文化运动,叫做“文艺复兴”,所谓“文艺 复兴”,最简单的解释是“人的诞生”,或“人的 觉醒”。 文艺复兴时代的达芬奇(Leonxrdo da Vinci, 1452—1519)的《蒙娜丽莎》(Mona Lisa),是最能 代表文艺复兴的画作之一。《蒙娜丽莎》是一个寻 常妇人的画像,怎么能代表文艺复兴呢?这是因为 在文艺复兴之前的中古时代,一般比较正式的画作 是见不到寻常百姓的,几乎所有图画都在表现《圣 经》故事,当然也有一般民众,但在画中间也只能 扮演陪衬的角色,一定在边缘,或者是光线晦暗之 处,绝不会把他们画在画布的中央。画布的中央最 聚光的地方,必定是教主或圣徒,这是当时绘画界 公认的真理,没有人会违背。然而达芬奇却把一个 寻常妇女随随便便地画在画的中央,只她一人,没 有任何人陪衬她,她也不陪衬任何人,这是什么意 思呢?这就是“人的觉醒”。所谓“人的觉醒”是 人觉得自己是重要的,这世界早有人类,直到这时 刻,人才感觉自己的重要,人不是从现在才算真正 “诞生”吗?提倡文艺复兴的人主张人是独立的, 人是独立于宗教教主与圣徒之外的,他不依附宗教 ,不依附神祗,更不依附人间的权贵,天然自足地 具有自己的生命价值。 虽然在哲学上或绘画界甚至文学界,人的价值 在十四世纪时已经逐渐觉醒了,但在音乐中这种觉 醒却比较迟,一直到十八世纪初年才有,带头的人 就是贝多芬。从这一点看贝多芬,可以看出他艺术 的意义。 在贝多芬之前,音乐家最重要的作品是为歌颂 知名小说家、散文家、乐评家周志文教授的赏乐随笔集,适合初入门的古典音乐爱好者,也是一本实用的古典唱片“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