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大家精要

庄子/大家精要
作者: 商原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2.40
折扣购买: 庄子/大家精要
ISBN: 9787561388808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私门强于公室的现象。经济社会达到**的解放, 社会从依附于贵族向依附于土地转变。“七雄争霸” 到了“得士则昌,失士则亡”的关键时刻。战争对人 才的需求,使士阶层也从“士有定主”转变到“士无 定主”状态。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大胜;士阶层也进 入了“被养”的阶段。 庄子不愿成为被供养的对象,厌恶这种唯利是图 的关系,*不愿成为“七雄争霸”战争的工具。按照 《秋水》篇寓言的记载,他断然拒*了楚王之聘,宁 愿像乌龟一样于污泥浊水中活着,也不愿“留骨而贵 ”,被供养起来。于是,庄子终身不仕,以快其志。 士无定主 庄子生活于“士无定主”的时代。《庄子》中的 许多隐士,饥肠辘辘,有的甚至快被饿死。庄子宁借 债、编织为生,也不愿出仕,饱尝了贫困之苦,目睹 了乱世之害。 战国时期,士阶层经历了大飞跃,由“士有定主 ”转变到了“士无定主”,从“士”与“主”之间的 依附关系转向雇佣关系或利益关系。士阶层的道德, *到了**的挑战,士阶层也发生了迅速的分化。春 秋中期以前,士为一定的贵族服务,有一定的忠诚义 务,也有固定的身份关系。战国中期,士阶层向不固 定的诸侯服务,却不可能忠于某一诸侯,这种既依赖 又有选择的二重性.使士阶层的分化成为现实。这叫 良禽择木而栖,良士择主而事。借用英国法学家梅因 的话说,叫“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 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