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大夏书系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五——十——个!” 窦桂梅 导读 一个孩子,一个世界。欣赏学生不是一个口号, 而是一种承诺,更是对德育智慧坚韧度的考验。作为 一名教育者,我们要用细腻发现学生,用细致滋润学 生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 这是四年级的一堂普通的数学课。 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右侧靠墙处,坐着一个学生。 他的课桌上散落着各种各样的书本,文具盒和铅笔在 桌子上乱摆一气,凌乱不堪。这个学生时而东倒西歪 地看书,时而蹲下去钻到桌子底下玩……班级里发生 的事情好像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他叫小彭。其实在三年级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他 的名字。那是在听语文课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小家伙 在教室最前排的一隅,整堂课,都没有听课,而是在 “自娱自乐”。 下课了,我问老师这孩子的情况。老师带着激动 与无奈告诉我这个孩子的“病情”:他是个有点内向 ,喜欢独来独往,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学生, 学习和行为习惯不好,言行随便、不听课、打人、个 人卫生差、学习成绩不及格……当时作为副校长的我 只把注意力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上,老师说的学生 自身的问题我并没有格外关注,心里留下的是对孩子 的同情和对老师的理解。 后来,河南一位来清华附小学习的老师到这个班 代课。让人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6月的一天,这位 老师要离开时,班里的学生竟然哭声一片,小彭也使 劲抱着她不肯撒手,还给她写了一封信……听到这件 事,我呆住了,心情很复杂。 暑假过后,刚开学不久,我又来到这个班而这次 ,听的是数学课。 于是,就有了上面那一幕。 我一边听课一边想,这个学生还没有长进。 数学课继续进行,他还是干着自己的事情。 “我们已知鸟巢的面积,你们估算一下,鸟巢相 当于多少个清华附小的操场?”数学老师向全班同学 问道。 “五十个!” 当大多数同学还在埋头运算时,小彭同学坐在座 位上,漫不经心地拖着长音回答出了这个问题。 小彭的回答,给我带来了惊喜,但又不敢确定对 否。当小彭的回答得到数学老师的肯定后,坐在前排 的我高高举起双手,向他竖起了两个大拇指。而这一 幕恰巧让冷不丁抬头的他看到了。 下课后,我疾步来到小彭面前,按捺不住心里的 激动:“小彭,你怎么这么了不起?我刚才也跟着你 们进行估算,怎么就没有你那么快、那么准确呢?” 小彭那无所谓的表情突然一闪,他回了我一句: “没什么,本来就是那样的。”他语气羞涩,说完后 马上低下了头,扣着自己的手指,接着又抬起头做了 一个怪脸。这小家伙特别“淡定”,似乎没有把我这 个校长的夸奖当回事。 这是个契机! 我把小彭领到办公室,亲手给他写了一份校长奖 。 “小彭,祝贺你在课堂上精彩的表现!当同学们 埋头运算的时候,你的回答那样响亮,那样正确。一 定是你聪慧的大脑和你的注意听讲结合在一起,创造 了那美好的一刻!相信你在其他课堂上也一定会这样 精彩!” 我在奖状的落款处郑重地写上自己的名字,同时 还送给他一盒特殊的礼物:画笔和纸。 自此,每天我在校门口迎接学生的时候,只要见 到他,我总会响亮地喊着他的名字小彭! “小彭,你今天真不错哦,校服那么整齐!”我 整理一下他的衣领,拍拍他的肩膀。 “小彭,你今天走路比上次快多了,抓紧,要迟 到了!”他抬头看了我一眼,做了一个鬼脸就走了。 “小彭,你今天来得比昨天早啦!” 他“嗯” 了一声,头也没抬,就走了。 …… 学校里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和精彩,但是我 和小彭之间的交往还在继续。 新年快到了,学校安排月底每一个班召开联欢会 。按照惯例,我们要逐班给孩子们祝福。 到了小彭所在的班级,我走到最后一排,来到小 彭跟前,从兜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糖果悄悄放入他的 裤兜,并在他的耳边对他说:“希望你的学习和心情 像糖一样,甜甜的!” 作为校长,我很清楚,老师要面对班级的40个孩 子,他们个性差异很大,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确实需要 很多智慧,有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小彭是一个有个性 、有天分的孩子,他需要老师们持续地关注和鼓励。 其他老师,也越来越主动地给他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并和他的父母主动沟通和交流。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天中午,我在校园的甬道上 和工会主席说话,不巧下起了雨,我们正要往回赶, 一把大伞打在了我头上。原来中午回家吃饭的小彭看 见我被雨淋着,就把自己的伞给了我,他却被雨淋着 了。 谁说他凡事无所谓?谁说他没有感情?班主任的 水杯没有水了,不是他主动打满,然后亲自送到老师 手里的吗?有一次,他见到我,硬是要把一个鸭梨塞 给我。 学生研究中心的老师们专门根据我和小彭的故事 设计了一个“种子课程”,安排小彭为学校的值周生 。于是课间休息时,我们总能看到带着袖标在校园里 认真检查班级卫生的小彭。 学期即将结束时,国际赏识教育专家曾桂安来学 校作讲座,其间他要求学生们给欣赏自己的老师写一 封信。讲座结束后,小彭所在班级的几个同学出现在 了我的办公室门口,送来了小彭写给我的赏识信。 校长: 我觉得您特别会欣赏人,我只不过回答出了一道 数学题,您就那么表扬我。可能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 我一个学习不好、纪律不好的学生,得到您的欣赏后 的心情。从三年级到现在的五年级,我进步很大,在 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越来越有自信了。我想对 您说:“谢谢您!” 我是含着泪读完这封信的。它没有精美的包装, 也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我知道,这一笔一画、一字一 句都是孩子真情的表达。说心里话,我的一个大拇指 、一张奖状、一份小小的礼物,到底能让他发生多少 改变,我并没有太多期待。我只知道要呵护这样一个 有故事的孩子的童年。 学校举行“水木童心”六一儿童节联欢会。由于 都是大型节目,缺少能够静心、定心的小节目,学生 研究中心就把我和小彭的“种子课程”放了进去。 两个人在舞台上,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讲述着 我俩的真实故事。令人想不到的是,台下的家长们一 个个泪眼婆娑……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天,我们都要面对一个 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孩子。我们要小心 呵护每一个孩子的世界。我们常说:“生命只有一次 ,童年不会再来。”这个故事所反映的正是清华附小 所有教师的德育信念:要爱每一个孩子!把每一个学 生的成长当成我们教师的最高荣誉! 这是我们的誓言,也是我们的追求,我和小彭的 故事便是我们行动的注脚。 知易行难,关键在于,要把认识到的每一个孩子 都是一个独特世界的“理儿”落实在每天的行动中, 而且持之以恒。欣赏和赞美表现优秀的学生似乎都容 易做到,而欣赏那些暂时“不优秀”的孩子则需要教 育的智慧和勇气。但那些表现不好、情况特殊的孩子 更需要我们付出爱,哪怕呕心沥血。 就在写下上述文字的时候,老师们高兴地告诉我 ,小彭在海淀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抽测中都 得了“A”! 这让我想起在门口看到的小彭挺拔走路的样子, 也想起小彭抬头给我的那个灿烂的微笑。 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