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解(双色图文珍藏版)/新解新悟大国学

道德经全解(双色图文珍藏版)/新解新悟大国学
作者: 黎重
出版社: 中央编译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8.29
折扣购买: 道德经全解(双色图文珍藏版)/新解新悟大国学
ISBN: 978751170707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章是《道德经》的总纲,老子开门见山给出了“道”的定义,并首章 开宗明义,确立了“道”的哲学概念。“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老子认为 ,“道”是天地万物的原始。道即是无,无产生有,衍化而为天地万物。老 子的“道”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 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着 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 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的由来。老子对“道”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 然规律的诚信,这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视“天”和“上帝”为绝对权威的思 想观念。 同时,老子的“道”构筑了“阴阳”学说的界定,老子的“道”具有阴 阳的两重性。它以“无、有”为依托,也架构了阴阳学说的基础本源,定。 义了“一阴一阳谓之道”的“道”的基本框架,解决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问 题。同时,老子对无(阳)有(阴)的概念进行了定性,即事物中个别和一般的 问题。 【故事】 老子在本章中提出了名与实的辩证关系。老子的“名”是与道这一概念 一同提出来的,它不是指礼乐制度的名,而是指普遍存在的名。老子所说的 名与实,实际上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我们可以引申为名义上的口号与实际 目的之间的关系。人们常说名不副实、名副其实等等,就是对名与实关系的 具体阐释。同样在历史上,也有许多的人打着这样那样的名号而实际上却做 着不符合实际的事情,汉代末年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一个比较鲜明的 例子。 曹操刚崛起时,天下各主要势力各有优势,如孙策凭借长江天险而固守 :刘备则凭借“光复汉室”的招牌而感召天下。在这种群雄并起的形势下, 欲想谋求霸业,必须营造一种自己的优势来号令天下,曹操经过比较权衡, 决定以“奉戴天子”——即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作为自己的政治优势。 实际上,曹操就是借助“奉戴天子”的“名”来达到“称霸天下、独尊为王 ”之“实”。曹操的这种做法可谓是名不副实,但是由于“奉戴天子”之名 用得比较巧妙,没有人能够提出异议,所以也就达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实际目的。 古往今来,并不是只有曹操知道“名”的运用,众人皆知的春秋五霸之 首的齐桓公,就是通过“尊王攘夷”的做法而获得其政治上、军事上的主动 权。还有就是在曹操之前,董卓控制了汉献帝这面“义旗”。 初平元年二月,董卓将献帝西迁长安,安置在未央宫中。董卓自己则在 长安城东修筑了一座堡垒居住,取名□坞。□坞城墙高厚各达七丈,高度与 长安城墙相等,称为“万岁坞”。董卓将从洛阳等地掠夺的大量金银财宝和 粮食藏在坞中,单粮食就可供30年食用。董卓不无得意地说:“如果大事成 功了,我可以雄踞天下;如果不成,我守着这些东西也可以过一辈子了。” 周初时,周文王立吕尚为太师,武王即位,尊为师尚父,意谓太师吕尚 是可尊崇的父辈。董卓以吕尚自居,自为太师,号日“尚父”。他擅自乘坐 只有皇太子才能乘坐的青盖车,对亲戚大加封赏,以弟董曼为左将军,封鄂 侯,侄子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执掌兵权。其子孙即使还是幼童,也都一 概授官,男的封侯,女的做邑君。宗族内外,并列朝廷,声势煊赫。但是董 卓却失败了,因为他并没有利用好这一优势,空乏其“名”,最后落得个“ 暴尸于市”“焚尸于路”的下场。 董卓的假借于名的失败,使得曹操在这 个问题上不能决定,阵营内部谋士们也是采取不同的态度,于是,对于这样 一个重大问题的决策,建安元年,曹操在贺年节的会议中向重要的幕僚和将 领们征求最后的建议。 富于谋略的大胡子将领程昱首先表示意见:“依情报显示,皇上在奉、 董承等挟持下离开关中,进驻于安邑,如果能趁机奉迎皇上,必能取得竞争 优势。” 苟或也表示:“豫州离司隶区最近,目前有一半以上已在我们的控制中 ,如果要迎接皇帝,应以洛阳及许都最为合适,因此要准备这项工作,必须 清除豫州境内其他的力量。” 首席猛将曹仁则有不同意见:“虽然张邈的势力已清除,但吕布、陈宫 等仍占徐州,并和袁术勾结,随时可能再度威胁兖州。因此属下认为,应先 稳定东方,彻底摧毁袁术及吕布力量,再行经营豫州。” 夏侯悖的意见也差不多:“纯就军事形势观察,豫州连接司隶区和荆州 ,目前拥有部分倾向袁术和刘表的小军团部署,正好可作为缓冲。清除豫州 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北方袁绍、东方吕布、南方刘表、西北面西凉及司隶区军 团的层层包围中,是相当不利的。” 几乎大部分将领及幕僚都赞同夏侯悖的看法。 曹仁更进一步表示:“奉迎天子并不一定有利,董卓便成了众矢之的, 以我们现有实力,‘挟天子’不见得便能‘令诸侯’。万一掌握不好,未蒙 其利反将先受其害。” 满宠也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探询袁绍的动向,奉迎天子来讲,袁绍 最有实力。如果这个时候因此事和袁绍闹翻,很可能会遭到倾覆危机,应审 慎对待。”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