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贵州教育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8.24
折扣购买: 我们存在因为不羁(扬州八怪)/艺术的故事
ISBN: 9787545611076
一 旧事满怀向谁说 汪士慎到达扬州的那一年是1723年,清雍正元年 。他生在1686年,这时候已经三十八岁了。这个体态 消瘦、面容清癯的中年人,经历了半世的人生沧桑, 显得成熟而沉默寡言。他从徽商的老家休宁县来,这 是个紧挨着徽州城的小县,属徽州府辖。他从徽州出 发,沿着新安江坐船到杭州,然后再沿大运河北上, 三天后就到了扬州。 人生地疏的汪士慎这次是专程投奔当时在扬州颇 有声望的徽州盐商马曰琯(秋玉)的。马秋玉是徽州 祁门县人,祁门距汪士慎的家乡不过百十里路,算是 正宗的同乡。马秋玉比汪士慎小三岁,但他们在三十 年前就认识了。 马秋玉和他的弟弟马曰璐都热心文化,虽是商人 ,兄弟俩却风度儒雅,谈吐不凡,尤其喜爱结交文人 ,当地人称秋玉“以古书、朋友、山水为癖”,赞誉 他“以朋友为性命”。四方的文人们闻名前来造访, 他都一一安排食宿,终年乐此不疲。他为此在自己扬 州城东关街的住宅对面,专门建造了一处“街南书屋 ”——实际上是有十二处景点的园林式住宅——专门 招待到扬州来的文化人,让他们在这里聚会。当时海 内的著名文人如厉鹗、杭大宗、全祖望、陈章、闵华 等都是他“书屋”的常客。这次,从家乡来了一位老 朋友,而且是一位画家,他的热情更可想而知了。那 一年,他在扬州的别墅“小玲珑山馆”刚刚落成,他 就把原来招待高朋贵友的旧馆“七峰亭”修缮了一下 ,改造成“七峰草堂”,汪士慎一家就被他特别安排 在“七峰草堂”居住,这显然是为了让他更有一个“ 安家”的感觉。 这是一个十分别致的地方。所谓“草堂”可不是 真的草房,仅仅是文人们为了讨个山野情趣而起的雅 名。七峰草堂的瓦屋建在一片竹林之中,林中放了七 块太湖石,显得自然质朴。汪士慎住下后,感到能与 竹石为邻,更有一份清幽雅致的禅意,便给自己起了 一个别号,叫“七峰居士”。 没有人听到过汪士慎谈自己的过去,这可能是他 心灵深处一块深深的痛处。他曾在一首诗中含含糊糊 地感叹过:“旧事满怀向谁说,行藏多半类哀鸿。” 他的旧事到底指什么,这始终是一个谜。按惯常的做 法,文人们在自己的书画后面题款时,往往喜欢冠以 故乡的县名,易于使人联想到当地的人杰地灵,但是 汪士慎从来只写“富溪汪氏”。富溪是休宁县的一个 小山村,汪士慎出生在这个小村里,他应该是深深地 怀念着自己的出生之地的,可是一定有什么难以启齿 的尴尬事,使他始终对富溪缄口不语,讳莫如深。没 有人知道他家族的情况,也没有迹象表明他曾经返同 过故里。他曾有一个别号叫“溪东外史”,可能他的 故居就在溪的东面,而他又是一个被家族排斥在外的 人。刚到扬州的时候,他作过一首诗:“身依故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