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花山文艺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7.42
折扣购买: 以笔作枪拯国危-蔡和森
ISBN: 9787551160360
蔡和森(1895~1931) ,湖南湘乡(今湖南双峰 县)人。早年与毛泽东等 创办进步团体新民学会,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 领导人之一。在旅法期间 ,蔡和森就形成了对马克 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他具 有丰富的文化素养和高度 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家、宣传家,曾任中共中 央机关报《向导》周报主 编。他是工人运动的领袖 ,曾参与领导反帝爱国的 五卅运动。他是中共第二 、三、四届中央执行委员 ,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 常委。他是坚定的共产主 义战士,不畏艰险,始终 战斗在革命第一线。1931 年8月,在广州英勇就义, 年仅36岁。 一、在动荡中成长 蔡和森,原名龢仙,字 润寰,号泽膺,别名蔡林 彬。1895年3月30日出生于 上海。 蔡家世代以经营“永丰辣 酱”出名。祖父蔡寿菘,早 年考过秀才未中,曾在曾 国藩的湘军中任职,后被 遣散回家,仍以经营“永丰 辣酱”为业,生活颇为富裕 。父亲蔡蓉峰承业后,因 不善经营,家业逐渐衰落 。1890年,他把铺面租给 别人,自己带着妻子前往 上海,凭借岳父家与曾国 藩女婿聂某的亲戚关系, 在聂某当总办的江南制造 总局谋得了一个小职位。 蔡和森就诞生在这里。 蔡和森的母亲葛兰英, 后改名健豪,出身官宦家 庭。其父葛葆吾,做过清 朝的盐运使、按察使。但 葛兰英在不到1周岁时,父 亲便亡故了,由母亲陈氏 抚养成人。她富有正义感 和爱国心,仰慕女革命家 秋瑾之所为,经常以秋瑾 为革命献身的精神激励自 己和教育儿女。她生有三 男三女,蔡和森是她的第 五个孩子,第六个是蔡咸 熙(即蔡畅)。 葛兰英虽出生于湘乡荷 叶(今双峰县攸水乡)望 族,但并没有那种“大家闺 秀”的骄娇之气;相反,她 衣着朴素,勤俭持家,厚 道贤淑,在邻里间口碑颇 好。在生下蔡和森之前, 她已先后生下了二子二女 ,对第五个孩子蔡和森更 加疼爱。 蔡蓉峰在总局的官衔是“ 奉政大夫”,官职虽不大, 但毕竟也是局里的管理者 。他来上海之前就有些不 务正业,到上海这十多年 时间里,正经的没学多少 ,却染上了严重的官僚恶 习。他学会了吸食鸦片, 处处摆出一副官僚的架子 ,在家里也是神气十足。 当时,葛兰英作为家庭主 妇,没有外出干活谋生, 全家七口人的生活保障都 依赖于蔡蓉峰一人。然而 ,蔡蓉峰为人较为刻薄, 缺少同情心,这与他妻子 葛兰英的宽厚和善良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葛兰英同 情工人,经常带着孩子们 到“棚户区”的工人同乡家里 串门,有时还送点儿钱接 济他们。后来,蔡麓仙、 蔡和森兄弟俩走上为穷苦 人奋斗的革命道路,与其 母亲同情贫苦人家的善良 宽厚的品德,无疑有着重 要的关系。 葛兰英平日不满丈夫的 行为,有时耐心诚恳地规 劝他,希望他“宽恕待人”“ 厚德载福”,但他从不以为 然,仍然坚持其为人处世 的原则。夫妻间的距离逐 渐拉大,终于导致了一场 家庭风暴,夫妻分居,蔡 和森在上海4年的童年生活 就此结束。 那是一个北风呼啸、寒 气逼人的早晨,一位瘦骨 嶙峋的中年工人来到蔡家 ,恳求蔡蓉峰看在同乡的 情分上,到局里替他求情 ,不要因为他有点儿疾病 就裁减他。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