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中师记忆--晓庄师范师生口述史(共3册)

一代中师记忆--晓庄师范师生口述史(共3册)
作者: 编者:刘大伟|责编:胡孝佳//崔龙龙
出版社: 南京
原售价: 188.00
折扣价: 94.00
折扣购买: 一代中师记忆--晓庄师范师生口述史(共3册)
ISBN: 9787553333939

作者简介

刘大伟,教育学博士,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讲师,长期致力于陶行知研究。在《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研究与实验》《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汉论坛》《浙江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多篇“陶研”论文。主持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一项及多项省市级课题。

内容简介

《一代中师记忆--晓庄 师范师生口述史(立德树人 育陶子)》 晓庄的开始 我1982年6月毕业于南 京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当 年8月中旬,根据南京市教 育局的报到通知,来到南 京晓庄师范学校报到。 比较有意思的是,当天 报到时我遇到了我们语文 教研组组长辛国俊老师。 他在门房值班,我一开始 以为在门房的肯定是一个 值班的工友,所以我进门 时喊他师傅,问他新教师 人职报到找谁。他也没有 解释他是谁,就直接向我 介绍如何办理手续等。那 天他大概是被安排值班的 吧,就像我们现在假期安 排领导值班一样。但是, 值班一般都是在办公室里 ,不可能在门房,所以谁 能知道坐在门房值班的是 一位老师。他当时可能有 40多岁,我就把他当成门 房的师傅,这件事给我的 印象很深。 学校虽然面积很小,但 是很幽静:校门向南开, 不是后来向西开的那个门 。校门内就是一个荷塘, 荷塘四周以及道路两旁都 是法国梧桐树。进去以后 ,往西边去是教学区,往 东北角那边去,也是教学 区,都很小。“犁宫”是现在 还保留的那个平房,当时 是作为礼堂用的。再向后 面就是操场、食堂。学生 的住宿条件很差,都住在 平房里。 到了1985年第一个教师 节,当时的江苏省副省长 来学校慰问,答应给晓庄 拨款100万。那时候100万 是很值钱的,所以学校就 用这些钱盖了三幢楼:一 座体育馆、一座音乐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