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198.00
折扣价: 148.50
折扣购买: 文明的由来与未来:2022尼山中希古典文明对话集(精)
ISBN: 9787100226769
蔡先金,历史学博士,文献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济南大学副校长,聊城大学校长,现任山东省委外事办公室主任,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社科基金、教改等课题10余项;一项成果入选国家社科成果文库,出版《简帛文学研究》《述古杂俎》《诸子之前泛诗现象研究》等专著、译著与编著10余部,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ISTP、CSSCI收录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及相关刊物全文或论点转载。 吕文明,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岱学刊》主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齐鲁文化英才等。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首批讲师团专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摘编。著有《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等,主编《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齐鲁文化要览》等。
1.“轴心时代”的中国出现“哲学的突破”的原因是广袤的地域中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大汶口和龙山时期,华夏族逐渐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主体和主导,继而便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夏朝的时候,周人的首领公刘从戎狄之间来到豳地,凿洞而居,开始过上定居生活,农业得到大发展。公元前 12 世纪,古公亶父为躲避游牧民族獯鬻的侵扰,率领部族从豳地迁到周原,继续大力发展农业,从古公亶父经过季历到周文王,不过三代就“三分天下有其二”。在这一过程中,周人逐渐从半游牧半农耕的生活状态转变为比较稳定的农耕生活,这种转向不如西方那样剧烈,而是循序渐进的,所以,之后出现的“哲学的突破”也不像西方那样突然和剧烈,而是广袤地域上的各个部落不断融入中央的华夏族,在融合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思想的碰撞与共鸣。 2.大多数斯多葛派也认为宇宙是永恒的,但他们认为它会不时毁灭,并在长时间后通过火烧(ekpyrosis)过程重生,这是一种永不可战胜的火焰力量,是摧毁一切的巨大爆炸,正如他们所说的,在这种火煅烧之前,世界被摧毁,然后通过赎罪后的重生(palligennesis)得以重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观点都已经被现代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研究过,有一些宇宙模型是通过连续的超级大爆炸来创建振荡宇宙,这些被称为循环模型。因此,根据许多哲学家的观点,宇宙是不朽的,即使是连续的多次大爆炸也无法改变这种不朽。 从中西古老文明研究中架构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桥梁。1. 回溯人类历史的古典时代,汲取中西哲人之智慧。 2. 探讨中国思想与希腊思想之异同,明晰文明交流之必要。 3. 推动东西方古老文明融合互通,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