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 付永庆|责编:张贺然
出版社: 北方文艺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55.20
折扣购买: 做最好的自己
ISBN: 978753175910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张爱玲的倨傲与灰暗 前段日子在图书馆中 淘书,正巧看到一套《张 爱玲作品全集》,心里一 动,想起这是一直想读而 未读的人物,便如获至宝 般买了下来。早很多年, 我便读过一本《小团圆》 ,因而全十册的《张爱玲 作品全集》到手之后,我 看的第一部便是《倾城之 恋》。 在《倾城之恋》里, 张爱玲写道:“近三十的 女人,往往有反常的娇嫩 ,一转眼就憔悴了。”我 突然觉得这话有些熟稔, 于是合上书静默了几秒, 突然想起这20世纪初的文 字,用现在的眼睛去观察 周遭,也还是一样的情形 。这些在战乱年代里的爱 情,被作者以细腻的文笔 捕捉,洞察人情,练达世 事,各种心理与动作描写 都让人仿佛是提着一口气 在读,紧了怕“挤爆”气场 ,松了怕心情直坠,即使 到读完,那一口气还是吊 在半高,有一些说不出来 的余韵与难受。 接下来,我看完了《 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 记》《花凋》《沉香屑· 第一炉香》,这些篇目都 是我比较喜欢的。 都说张爱玲的作品总 有一种颓废、凄凉与凄美 的感觉,她笔下的人物不 是心理有病,就是身体有 病,或者身体和心理都有 病。 《金锁记》中的七巧 便是心理与生理都有病的 一个典型,她从农村嫁入 没落豪门,伺候着身体有 缺陷的丈夫,在这个封建 遗老家庭里过着自己的生 活。她也具有村姑的气质 :嗓门大、爱搬弄是非、 不讨人喜欢也不喜欢别人 ;爱自己的儿女却不知如 何教育儿女,最后将儿女 们都引诱到了抽大烟的道 路上,她觉得只有这样才 能让儿女们长期留在身边 。看着七巧便会联想到生 活中的一些人,这些人同 样斤斤计较、说长道短, 有着各种不同的小毛病让 人烦闷不堪。而张爱玲, 却将这类人刻画得惟妙惟 肖,真是令人惊叹。 看完《到底是上海人 》这篇短文,便由此知道 了张爱玲正是那种以精致 和精明闻名于世的“上海 女子”,她优雅、犀利、 懂得文墨,极会享受生活 ,正所谓“文能写文章, 武能绣鞋垫”。这样的女 子也是有意思的,上海那 座都市便也因她而充满了 诱惑,让我一时间特想到 上海的里弄去走走,或者 还能看到眉目精致的旗袍 女子,烫着大波浪的长发 ,扭着细腰肢,撑着油纸 伞从身边经过,黄浦江码 头的大船拉起了汽笛,发 出“呜——”的一长声鸣叫 。 或许,我也能“于千万 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 ,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 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 ,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 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 说,唯有轻轻地问候一声 :‘哦,你也在这里吗?”’ 当张爱玲从父亲和后 母处逃离出来,她光脚踩 在地上,“每一步都是对 大地深切的一吻”,这种 极具个性与灵『生的表达 ,所传达的凄美让我有些 陶醉又叹息。张爱玲去投 奔生母,这一去也改变了 她的命运,后来去(中国 )香港大学,再回到上海 ,写作,成名,爱上胡兰 成,离开内地又去香港地 区,到美国,直到凋落。 这便是张爱玲的一生。 她的“人生”不同于路 遥的《人生》。张爱玲曾 经说过:“无产阶级的东 西我是不会写的。”她本 就出生并成长于一个清朝 遗少的家庭之中,没有“ 无产阶级”的相关经历, 她作为一个女人能在战火 纷飞的动乱时代里写一些 文字,哪怕只是一些生活 性的内容,那也是属于一 个觉醒时代的印记,属于 这个时代之中女人留下的 印记,同样是宝贵的、精 美的。 张爱玲只是追求了个 人的小天地、小幸福,这 是她的所求,纵然求而未 得,但她的“不幸运”,她 的文字,却成了这浩浩文 坛的一件幸事。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