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 译馆 什么是智力

大家小书 译馆 什么是智力
作者: [德]约阿希姆 丰克 [德]比安卡 法特洛特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8.00
折扣购买: 大家小书 译馆 什么是智力
ISBN: 9787200173260

作者简介

作者: 约阿希姆·丰克教授(博士)(Prof. Dr. Joachim Funke)是海德堡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普通心理学和理论心理学带头人。他的研究重点是“计划和问题解决”以及“计算机情景模拟”。 比安卡·法特罗特博士(Dr. Bianca Vaterrodt)是心理学硕士,杜塞尔多夫实验心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助理,曾获1996年威廉·冯特奖。她的研究重点是无意识信息处理。 译者: 齐冬冬,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语言文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二外语习得、语料库语言学、篇章语言学和混合教学。

内容简介

第二章 智力研究历史 1相貌学 判断智力的另一种方式也源自古典时期,甚至在20世纪 初仍具影响力。他们是力求通过相貌学特征和面部表情或笔 迹等呈现方式来判断一个人的智力。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 就曾写过一篇关于相貌学(Physiognomie)的翔实的论文。相 貌学是通过一个人的外形,尤其是脸部特征来分析他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对比了人类和动物的相貌,发现“愚蠢”的人和驴 的相貌有类似之处,诡计多端的人和猫的相貌有一定的共性 (参见图1)。 第三章 怎样测量智力,测量的是什么? 2 智力测验的文化局限性 正如刚刚提到的例子,在智力测验中总是问一些文化特定内容,而不熟悉西方文化的人很难或者根本无法回答(问题: 什么是Heiermann ?正确答案:面值5 马克的硬币的口语表达方法)。这就是智力测验的文化局限性,尤其在追求实现机会平等的国家往往会导致问题产生。文化人类学家很早就担心这种测验只反映了对中等阶层城市居民生活背景的熟悉。如果问“什么是象形字”,只有受过一定水平教育的人才能给出正确回答;而如果问“如果有人无缘无故打你怎么办”,即便没有受过正式教育的人也能给出很聪明的回答。这个例子告诉我们, 文化局限性不仅仅指不同国家之间的比较,也涉及同一社会的亚文化层面。 解决这个问题绝非易事,但仍有研究者迈出了第一步, 他们不用与语言相关的测验,而用所谓的独立于语言之外(sprachfrei)的测验方法,也就是用图形或符号,比如找出所示图形或符号之间的关系,判断已有图形或符号组成的结构怎样继续发展或如何对其进行补充。图4 展示了这种不通过语言去测试智力的一些例子。 第六章 永恒的争论:遗传与环境之争 2? 遗传与环境之争的影响 遗传与环境之争在过去(或许至今仍然)对日常生活有极大 影响:遗传决定论的拥护者之一戈达德在20世纪初即大力提倡对 移民进行智力测验,其目的正是筛除智力低下者。大部分犹太、 意大利以及俄罗斯移民被判定为“低能”(中等程度智力低下, IQ值处于50~60),因为该测验是以美国白人为基准的。 另一著名案例则是纳粹在1933—1945年利用遗传智力论, 对婚姻和生育进行监管,并利用此理论制造伪科学证据来实施 其蔑视人性的安乐死计划。此外,进行生育控制的案例还有 1924—1972年美国某些州实行的强制节育举措。类似案例于瑞 典同样有所发生。 来自伯克利的阿瑟·詹森(Arthur Jensen)在20世纪60年 代末声称,遗传基因决定美国黑人的智商低于白人。事实上虽 然黑人在智力测验中成绩较差,但主要原因则在于该测试是为 白人量身打造的。 遗传论的另一重要影响则是1979年于埃斯孔迪多所建立 起的精子库,该精子库里存有至少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其他 著名研究学者的精子。利用其精子理应产出高智商孩子。7 然 而该“优生计划”(Eugenik-Programme)的伦理问题却不容忽 视,现如今已引发公众讨论。 第十章 总结 总是有这样的批评意见指出智力测验的结果不太贴近实际 情况。由此发展而成了解决复杂问题的研究方向,他们自诩通 过一系列计算机模拟情景能够更贴近实际。即便这样,他们也 没有解释清楚,人们究竟是如何运用智力去解决复杂环境中的 问题的? 除了研究智力水平或问题解决能力的工具性理念,我们也 介绍了发展心理学角度的尝试,它们主要关注认知能力的发 展。例如,我们介绍了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研究。与心 理测量的研究方法不同,皮亚杰的研究旨在发现智力发展过程 中的规律,而不在于查明成绩差异。 我们还探讨了测试到的智力与人类生活中重要领域之间的 关系。例如,测试到的智力高低与学习成绩之间就存在一定的 关系(前提当然是智力测验的效度可以确定!),但与职业成 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专业知识之间却看起来几 乎没有或根本没有关联。其实,即便发现测试智力与某一特征 有相关性,也远远不能解释清楚有关智力的因果机制。人们还 没有找到通过实验去研究基本认知进程的方法。 智力测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在于智力这个概念的 文化局限性。一个人如何理解智力,认为什么是重要的,至少部分取决于文化和社会背景。同样的行为在一种文化看来是聪 明的,在另一种文化看来则有可能是愚蠢的。历史上,简单地 将我们的标准和观点转嫁到其他文化里一再导致了社会和人道 上的不公平。所以,新的研究尝试明确、详尽地融合文化和社 会对智力的决定因素。 这些研究认为,虽然文化和场景因素会影响人们对智力的理 解,但智力行为的根本认知进程总是相同的:每种文化中的人都 要学习推理,都要习得一些能力,都要学会解决问题。在这方面 我们介绍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 ...... 智力这个概念自始至终都能引发热烈的讨论与争论,具有 迫切的现实意义。因此,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进行智力 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本书的介绍能给相关讨论贡献更多 丰富的客观理据,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智力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概念,谁不想了解一下自己的智力呢?作者对智力问题的诠释贯穿了百年心理学史,他们饶有兴趣地将复杂思想诠释得通俗易懂。因此,这部目标主要在满足外行人对智力的好奇心的通识读物,对专业智力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本书不惮繁难,在书末附有关键词对照表,以利专业读者对照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