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9.90
折扣价: 37.20
折扣购买: 大风暴
ISBN: 9787521766738
吕铮,警察,作家,编剧,中国作协会员,北京作协理事。曾获2023年度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第四届茅盾新人奖、第八届徐迟报告文学奖优秀奖、第六届全国侦探推理小说大赛一等奖等。凭借电视剧《三叉戟》获得第29届华鼎奖最佳编剧提名、第27届白玉兰奖最佳编剧提名。2022年获得第七届“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出版有《三叉戟》《打击队》《名提》《藏锋》《原罪》《狂探》《猎狐行动》等长篇小说,其中多部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并播出。
雨雾将整个城市笼罩起来,远处的建筑物只能看到轮廓。刚到下午时分,街上就亮起了灯。魏卓站在海城市第一看守所门前,看着两道巨大的电动铁门在黑暗中缓缓打开,发出吱吱扭扭的声音。他随着林楠登记、查验,又接连经过了几道铁门,才走进了狭长的筒道里。微光透过铁栅栏投射在灰暗的墙壁上,黯淡而斑驳,人从这里抬头望去,只能看到狭窄的天空。 又经过了一系列程序,他才坐到了看守所的审讯室里。审讯室空间不大,不到十平方米的样子,审讯台前有一个铁椅子,上面安装着一副手铐,路海峰大概就要坐在那里。 不一会儿,从空旷的筒道里传来了哗啦哗啦的脚镣声,两个制服警把路海峰押了进来。他个子很高却很消瘦,剃着光头,显得很疲惫,和网上爆出的照片有所不同。魏卓与他对视,心里不禁一颤。他的眼神像鹰,看人直接而突兀,里面隐着寒光。 路海峰冷笑了一下,用戴着手铐的双手扶了一下铁椅子,坐在了上面。按照他的要求,采访单独进行,不能摄录像,也不能有警察在场。 审讯室一下就安静了,魏卓觉得浑身发冷,下意识地避开路海峰的眼神。路海峰却故作轻松地哼起一段旋律,声音在清冷的审讯室里回荡着,显现出一种诡异的气氛。魏卓觉得不妥,毕竟采访是要获得主动权的,于是清了清嗓子,抬头发问:“你就是路海峰吗?” 路海峰没直接回答,冷眼盯着他,反问道:“警察会提错人吗?”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魏卓愣了一下,没懂他的意思。“唉……”路海峰叹了口气,“我看过你发的稿子,和别的记者不一样。”他悠悠地说。 “怎么不一样?”魏卓问。 “说好听了,有想法,不循规蹈矩。” “说难听了呢?” “哼,就是有野心,敢于破坏规矩。”路海峰看着魏卓。 “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魏卓皱眉。 “我知道,你表面上给报社干活儿,私下干的却是‘狗仔队’的勾当。偷拍行踪、兜售隐私,哎,你不怕被人告吗?”路海峰挑衅地问。 “呵呵,我从不做越界的事儿,我只揭露丑恶。”魏卓回击。 “扯淡。”路海峰摇头。 “为什么让我采访你?”魏卓问。 路海峰没回答,叹了口气:“快一年了,被圈在这个地方,晒不到太阳,吹不着风,连时间都得靠猜。还有这个……”他抬了抬腕上的手铐,“从戴上之后就没打开过,一直这个姿势,肩胛骨都完蛋了。但还是不想死啊……以前看电视里演的,说什么脑袋掉了碗大的疤,扯淡!人只有真正面临死亡的时候,才明白活着的珍贵。” “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魏卓追问。 “这个……以后我会告诉你的。”路海峰说。 魏卓皱皱眉:“那些人都是你杀的吗?” 路海峰看着他,并不回答。 “视频监控显示,你被捕当日,潜伏到医院的重症病房,关掉了一名被害人的呼吸机。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哎……”路海峰冲他摆摆手。 “还有,警方对你居住的别墅也进行搜查了,据说获得了关键性的证据。我问你,被害人的尸体到底在哪里?你为什么一直隐瞒?有什么心结吗?怕面对现实?怕面对死亡?”魏卓故意刺激他,连连发问。 “嘿!”路海峰“啪”地一下拍在了审讯椅上,魏卓被吓了一跳。 “你说的这些,警察都问过不下一百次了。你要想采访我,就得听我说,明白吗?要不就滚蛋!”路海峰凶相毕露,大吼着。 气氛紧张起来,魏卓一时无语。 “好,那你说。”魏卓冲他抬抬手。 “现在几点?”路海峰放缓语速。 “现在……”魏卓看了看表,“下午两点半。” “哦……”路海峰点点头,闭上眼。 在看守所的监控室里,林楠和老黄紧盯着监控器的屏幕。 “这个记者可信吗?”老黄问。 “我查了,没发现他与路海峰有过交集。”林楠说。 “那为什么路海峰会点他的名?” “说是看过他的报道。” “我怎么觉得他的发问不专业啊,一上来就把底儿给露了。” “专不专业也就是他了。案子到这个阶段,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林楠叹气,“咱们都快把海城翻个底儿掉了,也没找到那些尸体。仅凭口供,检察院很难起诉。再这么下去,案子就做‘夹生’了。” “保密协议签了?别跑风漏气。”老黄提醒。 “我已经跟报社领导打过招呼了,采访不会发稿,咱们只借这个记者的嘴去问话。” “嗯……”老黄默默点头,拿起一张 A4 纸,上面打印着魏卓的 资料。 在审讯室里,魏卓点燃一支烟,递给路海峰,其间始终保持着距离,似乎生怕对方做出什么危险的动作。路海峰看了出来,不屑地一笑。他并没吸吮那支香烟,而是将烟立在桌面上,看着它慢慢燃烧。 “原谅我吧,所有伤害过我和被我伤害的人。”他自言自语。 “你在祭拜谁?”魏卓问。 “祭拜他们,也祭拜自己……刚被关进号儿里的时候,我整晚做噩梦,一闭眼,那几个家伙就挤到我面前,怎么甩也甩不掉。确实是有点儿害怕。特别是当自己被困在一个没有时间、没有尽头的黑暗之中时,那才叫绝望呢。但后来就慢慢好了,人啊,总是能适应环境,一切环境,好的、坏的,呵呵……”他自嘲地笑着,“后来我也想通了,迟早自己也会到那儿找他们去,怕什么?大不了再干掉他们一次。哎,我是不是就是那种先天的坏人?狠毒,无耻。” “我不信那套‘先天犯罪人’的理论,人性本善,一切都是后天的 选择。” “哼,后天的选择?是命运的选择!哎,你信命吗?我之前不信,后来信了。我的人生就是一趟过山车,一次次地在天空中腾飞、坠落。我害怕面对黑夜,睡觉开灯,做爱开灯,连出去嫖娼都开灯。有人说我像个核桃,有着坚硬的外壳,把自己包裹得很严。其实他错了,我表面上的坚强是软弱无力的伪装,我其实特别愿意相信人、依靠人,但值得相信和依靠的人在哪儿呢?他们哪个不是机关算尽,狼心狗肺!最后你会发现,你之前敞开心扉的那些人,才是你最后的死敌。他们背叛你,算计你,无所不用其极,你只能被迫反击。哼,我该从哪儿说起呢?”他有些急躁。 “随便你。”魏卓反而沉稳了下来。 他叹了口气,稳了稳情绪。“我小时候家里很穷,爸爸是个工人,妈妈工作不稳定,经常要出去打零工。我家房子很小,八平方米左右,进门就是爸妈睡的床,要想写作业得从床上爬过去,到最里面的小书桌。我童年的记忆是狭窄、贫瘠、稀少、缺失,住着很小的房子,吃着将将能糊口的饭菜。所以我特别羡慕大,特别向往大——大房子、宽敞的车……有一次我跟妈妈去足球场打扫卫生,哦,就是城南区那个老球场。我站在球场中间,就在心里做梦,要是有一天自己牛了,能把这儿包下来,就在球场中央放一张钢丝床,然后躺在床上听音乐。黑豹的《无地自容》,唐朝的《飞翔鸟》……呵,你别笑啊,我当时真是这么想的。” “你喜欢摇滚乐?” “越缺什么就越喜欢什么吧。我迷恋那种自由洒脱的感觉。” “你刚才哼的是什么旋律?听着耳熟。” “约翰·施特劳斯的《狩猎波尔卡》,每次我紧张的时候就会哼 起它。” “你见到我紧张了?”魏卓笑笑。 “紧张和兴奋是一回事儿。听,狩猎的感觉。”路海峰也笑了。 气氛缓和了一些。 “生活虽然苦,我妈却是个乐观的人。她曾跟我说,虽然人生说到底是个悲剧,但要按照喜剧的方式去演。我当时不理解这话的意思,等后来终于理解了,却为时已晚。”路海峰侧目望着窗外的雨雾,“记得十多年前,我上班的第一天,也是这样的天气。哼,一晃而过,物是人非啊……” “十多年前,你在干什么?做生意吗?” “从哪儿开始讲起呢?哦,就从那天开始吧,我还是个小科员,在跟着一个小科长干活儿。你看过我的资料吧,我第一次入狱是在2003 年,我被利益冲昏了头,从一个国家干部变成了阶下囚。作为一个记者,你是不是又该问我了?问我会不会为此悔恨终身?呵,那不过是你们一厢情愿的答案罢了。我不仅没后悔,反而觉得值。真的,一辈子都没进过监狱的人,不配说有完整的人生,那是个课堂。那次的牢狱之灾,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让我看透了社会的真相,也让我挣脱了某种捆绑在身上的束缚和枷锁。” “我知道,你是 2003 年因为诈骗罪入狱的,被捕前是海城市商 务局的干部。” “是啊,那时虽然只是个小科员,但对外是可以以‘甲方’自居 的。”路海峰开始娓娓道来。 ★ 人民文学奖、茅盾新人奖、金盾文学奖得主吕铮全新悬疑罪案长篇力作,S级刑侦大剧高热改编中! ★ 演员孙红雷、周迅,《繁花》编剧秦雯、《一念关山》编剧张巍,倾情撰语,联袂推荐! ★ 《三叉戟》原著作者吕铮文学转型之跃,一线办案素材提供创作灵感,首次以反派视角讲述“替身作恶”的悬疑罪案故事:傀儡背后仍是傀儡,罪恶之上仍有罪恶。 ★ 七条人命,五场对话,一场搅动政商两界的高智商犯罪,群像呈现,多次反转。 ★ 三个地点×三重时空×三人角力,身处黑暗,期盼光明。 ★ 十年波诡云谲江湖事,敲开名利场外救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