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没教过的西游

语文老师没教过的西游
作者: 忆江南
出版社: 湖南少儿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语文老师没教过的西游
ISBN: 9787556245628

作者简介

忆江南,原各张恒涛,1975年生于山东夏津。非著名历史学者,酷爱文学,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历史老师没敦过的历史》两册畅销不衰,另有百余篇文章在《青年文摘》、《意林》、《百家讲坛》、《北京青年报》、《齐鲁晚报》、《扬子晚报》等报刊发表。

内容简介

历史上的两个“吴承恩” 选择题:下列哪些属于明代大文学家吴承恩的事迹?( ) A.自幼聪颖好学,诗文闻名遐迩 B.科举考试多次落榜,五十岁才补到一个岁贡生 C.任新野县令期间,发展教育,兴修水利 D.晚年以卖文为生,在贫穷中逝世 您觉得正确答案是哪几项呢?要想做对这道题,咱们不妨先聊聊吴承恩老 先生这平凡却又不凡、不幸却又幸运的一生。 原来是“神童” 吴承恩出生于16世纪的开局之年,当时称为大明弘治十三年,他的家乡在淮安府山阳县,就是窦娥冤死的那个地方,也就是如今的江苏省射阳县。 就像他笔下的孙悟空一样,吴承恩从小就是个机灵鬼,看起书来过目不忘,一目十行,而且日夜诵读,乐此不疲。长大之后,吟诗作赋,下笔即成,于是文名穿县过府,远播于外,以至于有一个名叫朱应登的认为吴承恩“可尽读天下书”,甘愿“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 所有认识吴承恩的人都觉得,对于他这样的学霸而言,科举及第犹如探囊取物,可是,吴承恩却让他们失望了,他一次次地应试,一次次地落第,如果不是心理素质过硬,恐怕早就变成现实中的范进了。 就这样来来回回地考了三十多年(每三年考一次),吴承恩终于在五十岁那年感动了老天,凭借老资格补了一个岁贡生。 所谓岁贡生,就是由地方保送到国立大学读书并领少量工资的廪(lǐn)生。所谓廪生,就是县学、州学和府学的学生。 当时的国立大学只有一个,那就是传说中的国子监,进了国子监,就有资格入仕做官了,但吴承恩的官运和他的举运一样不亨不通,至于如何不顺利,请往下细看。 《西游记》的开始 五十岁对于吴承恩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就在这一年他开始写《西游记》了。有朋友肯定会问为什么这时候才写呢,其实此乃一个自然发酵的过程——吴承恩出于兴趣读了很多关于妖魔鬼怪、怪力乱神的故事,他觉得如果他再不择其精华写本书,脑子就要装不下了,所谓厚积薄发应该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顺便说一下,吴承恩读书成癖却屡试不第可能和他钟爱志怪神话题材有些关系,因为科举考试不考这些东西,孔子他老人家可是从来“不语怪力乱神”的呀! 写了《西游记》的前几十回后,吴承恩不得不放下这份他最喜欢的工作,因为老母亲生病了,家里也没有多少余粮了,他得养家糊口。 ◇读经典西游,悟成长真情真理 作者忆江南从原著入手,贴合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风格,解读真实的西游故事,读完这本书,你将了解悟空是如何在斩妖除魔的过程中,磨练自己的内心,从“心猿意马”的孙行者,成为战胜自己的“斗战胜佛”。 ◇现代的语言,讲述一段“科幻大片”般的“西游”之旅 本书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删减原文反复之处,和许多不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尤其是暴力的内容,从而打造出更适合学生阅读的全新《西游记》! ◇寓教于乐,解读文学经典背后的历史知识点 《语文老师没教过的西游》在每篇文章之后,特设两个小专栏:“语文老师说”“唐朝有啥事儿”,为读者介绍《西游记》中蕴含的历史知识和国学文化,拓展更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