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大学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1.60
折扣购买: 八八沈公(精)
ISBN: 9787308194020
仁者寿 王充闾 一 前人诗云“每逢佳节倍思亲”,而依我的切身体验, 人到老年,逢年遇节常会怀念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今年春 节前,我就深深忆念起素所敬重的沈昌文先生,随之打了 长途电话,并寄发一封邮件:沈公钧鉴: *昨,一觉醒来,蓦然记起今岁吾兄喜值八八“米寿 ”,遂拨通电话,敬致贺忱。 尚觉意犹未尽,但由于吾兄重听,电话交谈不便,遂 又书写这份邮件,借抒情愫。 弟在文学创作历程中,多承吾兄大力鼓舞、亲切关怀 、多方帮助,自是铭感五中,没齿难忘。 别后十三年来,虽两地分襟,未能亲聆清诲,但吾兄 仍是多次赠书,从赏读大作《知道》《阁楼人语》《八十 溯往》《*后的晚餐》《书商的旧梦》中*惠良深;而时 时未曾忘怀也。 每番见到晓群、青松二君,总是问询吾兄近况,得知 健壮如常、福慧双修,心中无限欣慰。去岁浏览网页,偶 然见到吾兄一张留影——意态悠然地阶前执帚扫叶情状, 倍感亲切,不禁击掌叫*。 弟今也已年逾八十,有幸尚称顽健。晚景自珍,读书 、写作依然,未敢稍懈。但外出很少,一是舍不得时间, 二则于人于己都减免麻烦。 春节即至,敬颂年祺,祝福寿安康! 充闾2019.1.23 追忆起来,我与沈公初次见面,是在1995年3月间。彼 时,我在京参加全国宣传部长会议,这天午后在房间阅读 文件,忽有一男一女两位客人敲门进来。听了他们自我介 绍,方知是《读书》杂志主编沈先生和编辑赵丽雅女士, 令我惊喜交集。我告诉客人,说**喜欢《读书》,从它 创刊伊始我就订阅。客人听了接上一句:“你的大名我们 也早就听说了。”原来,进入九十年代之后,辽宁教育出 版社相继出版了“国学丛书”“书趣文丛”等一批在全国 知识界、思想界颇有影响的书籍,誉者甚多,但所属部门 有的领导却认为赚不到钱而不以为然。我在与局内班子座 谈和出席省出版工作会议时,都明确表态予以支持。我说 ,我们不能光算眼前的经济账,要把目光放得远一些。好 书的出版属于“长效应”,旨在弘扬**传统文化,营造 一个书香社会。主其事者俞晓群社长可能是觉得有了同道 ,*到鼓舞,也算是有了依靠。当时,我并不知道这类丛 书是沈公帮助筹谋、擘画的。沈公的造访,可能与此有关 ;再者,他一贯礼贤下士,听说这个宣传部长还喜欢动笔 ,写些东西,于是顺便说:欢迎随时赐稿。但我谂知,散 文体例并不适合《读书》要求,所以也没有寄稿。待到再 次见面时,沈公说他马上就要下台了,行使主编权力只能 到三四月份,如有稿子,赶紧发过来。这样,我就把随笔 《走向大自然》一文送上,刊发在1996年4月《读书》上。 二 关于沈公,业内人士素有“前有《读书》,后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