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杂说(精)

易经杂说(精)
作者: 南怀瑾
出版社: 复旦大学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3.40
折扣购买: 易经杂说(精)
ISBN: 9787309131192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内容简介

敲门砖 中国人一般的观念,讲到《易经》就想到八卦,想到 八卦就和唱京剧拿鹅毛扇穿八卦道袍的连了起来。好像学 了《易经》以后,便可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的样子。能 不能达到这个程度,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易经》是不 是包括了那么多东西,能不能知道过去、未来,这是一个 很有趣的问题,也是很大的问题。 刚才提到唱京剧,我们对《易经》,从京剧《三国演 义》中就可以了解到,中国京剧非常注重脸谱和服装,舞 台上穿件八卦道袍,我们现在看起来像是妖道,实际上八 卦代表了最高的智慧。所以有人说‘《易经》是经典中之 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这是我们自己站 在本位文化的立场来推崇《易经》的看法。 此外,我们看见京剧中的脸谱,有的在额上画一个太 极图,就是表征这位剧中人的头脑中充满了智慧——上通 天文,下知地理。从这种戏剧艺术表现方面,就可以看到 《易经》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被一般人重视的程度了。这 是就好的一面看;就坏的一面看,一提到《易经》,有人 就联想到那些跑江湖的、算命的、看风水的、卜卦的江湖 术士。不管哪一种看法,都表示我们对于自己文化的认识 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开始研究《易经》,所要走的路线, 因为大部分人,以前还没有接触过,所以我们在这里先要 使大家知道怎样去读《易经》这部书,先从怎样去认识它 、怎样去了解它开始。至于深入的研究,有人研究了一辈 子,也还没有搞清楚的,所在多有,包括我在内,研究了 大半辈子,还跟一个初学的人差不多。实际上,讲这门学 问,我自己都是战战兢兢的,觉得自己非常肤浅,没有办 法向大家报告,不过有一点点可以提供大家的,亦只是一 块敲门砖而已。 洁静精微 现在我们先说古人对《易经》的看法。《礼记》的《 五经解》中,提到《易经》这门学问时说:“洁静精微, 易教也。”据说这是孔子整理《易经》以后所作的结论, 对《易经》的评语。“洁静精微”这四个字,看起来很简 单,但它的含义却是很广。“洁静”包括了宗教的、哲学 的含义,也就是说学了《易经》,他的心理、思想、情绪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非常宁静,澄洁。“精微”两字 则是科学的,是无比的细密精确,所以学《易》的人,要 头脑非常冷静。我常常告诉年轻的同学们:“晚上不要读 《易经》。”不是因为老辈们说《易经》可以避邪,凡是 不正的妖魔鬼怪都怕《易经》。有的人生了重病,枕边放 一本《易经》,就可把鬼赶跑,又说《易经》一读,鬼神 听到了都不安,所以夜里不读《易经》。而我最初也很喜 欢夜里读《易经》,可是一读,就完了。以后我也就不敢 读了,因为夜间一读《易经》,一夜都不能睡觉,一个问 题找到了答案,同时又会发生另一个新的问题,这样不断 发现问题,不断寻找答案,不断发现新的道理,越研究越 没完,不知不觉,就到天亮了。所以深深体会到古人的“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一个春天过了 都不知道的情景。为什么时间过去了都不知道?因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