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唐诗说诗人

走马唐诗说诗人
作者: 萧树
出版社: 上海文化
原售价: 40.00
折扣价: 25.60
折扣购买: 走马唐诗说诗人
ISBN: 978755351563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初唐诗歌:风神初振,云蒸霞蔚 一 唐诗是一场革命。 狂飙突进式的壮阔雄浑是后来的事。当河山已然一统 ,天下太平、百姓安泰,甚至都路不拾遗了,文化是不是 该往上蹦一蹦了?至少也该拾阶而上吧? 但是不行,整个文坛都不行,诗坛更是闷得很。不光 是雷不响,连风都没吹。 一直静水深流许多年后,这才金瓶乍破,水起风生。 完成这个阶段,整整用了一百年。 出现这个问题,不是由于朝廷不重视诗歌,而是太重 视了! 唐太宗李世民这个人,打仗很好,治理天下更好,而 在写诗这件事上,他自己认为那是不得了的好!早在骑马 征战时他就经常写诗,金戈铁马、风云际会,颇有气势。 当上皇帝后他下马治天下,大搞文化建没,诗创作上也是 率先垂范,以九五之尊,不断抒写宫廷生活,诗中的每个 字,都像镶嵌了金银珠玉,华丽丽的富贵满堂。把齐梁以 来的奢华文风进一步发扬光大。 他的这种做法,当然有人会有微词,甚至有人当面给 他指出来了。 比如御史大夫杜淹就说:“陈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 ;齐将亡也,而为《伴侣曲》,行路闻之,莫不悲泣,所 谓亡国之音也。”他虽不敢直陈齐梁诗风看似华丽靡绯, 其实衰颓不祥,但以乐及诗,旁敲侧击,也是直击靶心。 可唐太宗真的很能说,他说:“不然,夫音声能感人,自 然之道也。故欢者闻之则悦,忧者听之则悲,悲欢之情, 在于人心,非由乐也。今《玉树》《伴侣》之曲,其声俱 存,朕当为公奏之,知公必不悲也!” 笑话!皇帝说了他奏后必不悲,又有哪个臣子敢悲? 接着唐太宗又在官里办赛诗会,他写一首宫廷诗,要 求臣子们和一首,虞世南不同意,还说:“上之所好,下 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唐太 宗虽然赏赐了虞世南,却也没把他的话当回事,结果虞世 南一语成谶,初唐诗坛果然上行下效,全都跟着唐太宗李 世民写起了宫廷诗,齐梁诗风,在唐太宗的引领下大行其 道。 紧接着,唐太宗后面的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 睿宗,一个比一个重视文化建设,重用诗歌人才,经常组 织宫廷赛诗会,皇帝们以为这样可以激励诗坛事业大跨越 发展,但写诗的人虽然多起来,他们的心思却不在诗上, 想的都是怎么让自己的诗歌吸引皇帝的重视,这样一来, 空泛而华丽的宫廷诗风行一时。 有人会问,文词优美华丽的宫廷诗,把延续五百多年 的齐梁诗风进一步发扬光大,怎么就不好了呢? 这话要摆开来讲,就得再往上追五百年,追到汉魏。 那也是一个诗时代,诗风刚劲质朴,语言的外衣下,是风 骨凛然的气韵,贯通全篇,脉络、骨架、血肉,都是完整 的,能感知它们的灵魂和精魄。那时的诗人,写了很多好 诗,他们对生命的体认透彻而安然,自身与外在的关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