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视角的社会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
王刚,男,广西区委党校原副研究员,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四级调研员(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与服务。
内容简介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加速转型,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原有的社会服务供给理论和体系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现实需要, 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等的指导和助推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精简机构、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打破政府垄断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服务改革运动。与此相对应,中国也开始推动以事业单位改革为核心的社会服务改革,竞争机制被引入市场和社会组织逐步成为社会服务供给的主体“ 政府的角色从 ‘ 自行生产服务者’ 调整定位为 ‘ 服务的购买者’”和合作供给者?社会服务的供给由单中心走向多中心、政府与市场、社会形成合作伙伴关系。 传统的政府集决策、执行、监督为一身,进行直接供给或举办内部机构供给的“一体化”社会服务供给模式被瓦解。变革为政府提供(制度安排、付费、监管)与社会组织和企业生产(执行具体的服务产出)职能“相分离”的社会服务供给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提 高了社会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缓解了人们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服务供需矛盾。尤其是在进入 21 纪以后,社会主要矛盾逐渐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种变化也深深地影响着社会服务领域。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公众社会服务的需求更加倾向于多元化、个性化、特殊化,更加注重社会服务供给的可及性?提供获取的方便、快捷、精准性, 社会服务需求的新转向和变化,对现有的社会服务供给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下一步改革创新指明方向、提供动力。 本书作为一部研究社会服务供给模式的学术著作,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书稿以“互联网+”为研究视角,将从“一体化”到“相分离”再到“互联网+”的社会服务供给模式转变作为研究的主轴,探讨如何深度分析研究“互联网+”与“相分离”社会服务供给模式之间的逻辑关联与契合机理,准确找寻到社会服务改革的新突破点和方向,进而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社会服务供给模式,最终实现社会服务的有效供给,并从“制度层面建构、操作层面整合、技术层面跟进和实践层面探索”四个方面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服务“互联网+”供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