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激活

价值激活
作者: [ 美 ] 丹·斯柯伯尔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89.80
折扣价: 53.90
折扣购买: 价值激活
ISBN: 9787504697783

作者简介

? 《商业内幕》 “40 位 40 岁以下创新精英” ? 《福布斯》“全美领先的新生代权威” ? Inc. “当今最具活力的年轻企业家之一” 丹·斯柯伯尔,13 岁进入职场,大学时创办了他的第一家企业,是一家网页设计公司。以专业前 10 的成绩从商业管理专业全美领先的本特利大学毕业后,丹进入易安信公司(EMC),1 年后成为该公司的首位社交媒体专家,并获得了六西格玛绿带认证。 随后,丹成为“未来职场”公司的合伙人及研究主管,与世界 500 强企业合作进行 62 项开创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推行的管理方案不仅帮助参与研究的企业提高效能,还让数百万人在工作中获得归属感,使团队和组织的价值最大化。 丹还曾在哈佛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可口可乐、时代华纳、爱立信、花旗集团和麦格劳希尔等世界知名的组织发表演讲,并为《时代》《财富》《福布斯》和《经济学人》撰稿。 斯坦福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畅销书《权力》作者杰弗瑞·菲佛称丹·斯柯伯尔为“一位伟大的作家和管理思想家”。 《福布斯》 全美领先的新生代权威之一 30 位 30 岁以下营销与广告专家之一 20 大社交媒体影响力人物之一 你不想错过的 10 位顶级思想领袖演讲者之一 《赫芬顿邮报》 Top20 招聘和职业规划大师之一 16 位杰出商业头脑之一 《商业周刊》 20 位你应该关注的企业家之一 《商业内幕》 40 位 40 岁以下创新精英之一 《细节》 5 位可以助你致富的互联网大师之一 “21 世纪 100 位最鼓舞人心的企业家之一。” — 戴尔 “当今最具活力的年轻企业家之一。” — Inc. 作者荣誉榜 “所有求职者都该关注的 13 位人物之一。” — 美国在线 “当下代际差异和技术迭代日益凸显,丹·斯柯伯尔深知人力资源该如何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 — 《劳动力杂志》 “新生代职业和职场权威发声者。” —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 斯柯伯尔曾与来自不同行业的 2 300 多名成功人士对谈, 吸收他们的非凡经验,并融入他的作品。这些人包括 :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作者沃伦·巴菲特 《赢》作者杰克·韦尔奇 《原则》作者瑞·达利欧 《向前一步》作者谢丽尔·桑德伯格 《富爸爸穷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 《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 《创新者的窘境》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异类》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重新定义公司》作者埃里克·施密特

内容简介

高科技成瘾使人更孤独,工作更低效 高科技成瘾正与日俱增。这一点在伴随着科技成长起来的年轻员工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们更有可能是早期科技设备使用者。他们乐意使用这些设备来获得即时的满足感,减轻压力,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可。但是, 高科技的使用有着更加黑暗的一面。谷歌公司 (Google)前产品经理特里斯坦·哈里斯(Tristan Harris)在一段 60 分钟的节目中承认,高科技设备是有意设计的,目的是使人们对它们上瘾。我们每次拿起手机,就好比在拉动一根控制杆,希望赢得一份激动人心的奖励,这和老虎机很像。 尽管人们很容易认为“高科技成瘾”只是哈里斯的一种比喻,但这实际上是非常真实的情形。每次我们收到短信或者更新社交平台“状态”时,我们大脑中的快乐系统(pleasure system)便会受到刺激,并分泌多巴胺。 智能手机问世前,人们平均每天花在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上的时间为 18 分钟。如今,我们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异常惊人,多达 5 小时,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平均触摸手机 2 600 次。大约一半的美国人都对移动设备沉迷至极,他们宁肯摔断骨头也不愿把手机摔坏。 高科技成瘾不仅会诱导我们将大把的钱投入到设备制造商和高科技公司的口袋里,还会对我们的思维“重新编程”,重新塑造我们的行为、感觉和想法。这也干扰了我们的人际关系。作家兼思想领袖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在评价年轻人面临的重重压力时说 :“他们不会向朋友倾诉,而是求助于高科技设备和社交媒体,暂时缓解压力。”这种应对机制使我们在生活中感到沮丧、孤独,在工作时缺乏效率。 未来职场公司(Future Workplace)与任仕达集团(Randstad)合作开展的两项全球研究发现,年轻员工想要的东西其实与他们的实际行为没有多大关系。 在其中一项面向 10 多个国家中年龄为 22 ~ 34 岁的 6 000 名员工的民意调查中,大多数受访者告诉研究人员,他们更喜欢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非利用高科技设备进行的交流。尽管如此,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在脸书(Facebook)上消耗了近 30% 的个人时间和工作时间,他们没有选择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和打电话沟通,而是选择了短信、即时通信和社交网络。我的许多同事甚至会因为有人打电话并留下语音留言而感到沮丧,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干扰。 职场的孤独感正在蔓延。当我们依靠高科技设备和他人联系时,人际关系就会变得更弱。用短信代替人与人的互动,使我们感到孤单和不愉快。这将诱发一种名为“孤立”的流行病,促使越来越少的人承认自己有亲密朋友。事实上,有一半的美国人在公共生活中都感到孤独。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维韦克·穆尔蒂 (Vivek Murthy)博士告诉我 :“孤独和脆弱的社会关系会缩短人的寿命,与每天抽 15 支烟会缩短的寿命相差无几,跟肥胖症比起来更易缩短人的寿命。” 要在工作中产生成就感,忠于自己的团队并且感到快乐,我们需要与身边的人建立更深厚的关系。乔治·瓦利恩特(George Vaillant)在哈佛大学一项著名的“格兰特研究” (The Grant Study)中对 268名哈佛大学的本科生进行了 75 年的跟踪调查,收集了他们在不同生活时期的多方面数据。他发现,生活满意度的最佳预测指标不是金钱 或事业上的成功,而是一段牢不可破的人际关系。 一些研究人员在研究了部分被孤立员工的孤独感与他们对团队的奉献之间的关系后一致认为,在工作中拥有朋友和团队友谊,将对工作绩效、员工的忠诚度和整体健康状况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西格尔·巴萨德(SigalBarsade)采访了 672 名员工和他们的 114 名主管,结果发现,员工越孤独,他们在任务的完成度、团队作用和人际关系上的表现就越差。在另一项研究中,约翰·P. 梅耶(John P. Meyer)和娜塔莉·J. 艾伦(Natalie J. Allen)发现,员工人际关系的质量对他们如何看待公司,以及怎样与公司建立联系有着重大影响。孤独的员工更有可能在工作中感到缺乏归属感,对公司的奉献精神也更弱。 盖洛普公司采访了 500 多万人,发现只有 30%的人在工作中有好朋友 ;而这些在职场中拥有亲密朋友的人,有 7 倍的可能性更积极地投入工作。在另一项单独的研究中,维珍脉搏公司(Virgin Pulse)和未来职场公司对 20 个国家的 2 000 多名员工进行了调查,发现 7%的员工在工作中没有朋友,超过半数的员工只有 5 个或更少的朋友。朋友最少的人“经常”或“总是”感到孤独,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在工作中拥有朋友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尤其重要,我们总把自己的团队看成是工作中的家人,把老板看成是工作中的父母。没有人会愿意为了另一家公司的一群陌生人而离开自己的家人,并且也没有人愿意因为自己碌碌无为而让家人失望。 借助独创的工作联结指数 丹·斯柯伯尔与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26个国家的企业如阿里巴巴、谷歌、推特、脸书、微软、美国运通、通用电气、IBM、领英、保时捷、耐克、阿迪达斯、联合利华、星巴克、沃尔玛、四季酒店、维珍集团 超 130 万名董事、中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主管、远程工作者和实习生 合作探讨并落地 数字化转型、企业文化、企业效能、敬业度、招聘和员工福利等 10 个领域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激发个体、团队和组织价值的底层逻辑和解决方案 从管控到赋能——满足个体动机,打造共享学习生态系统 从分工到协同——驾驭团队多样性,搭建开放利他的交流平台 从竞争到共生——重构组织核心价值,发展可持续的战略优势